乡村运营“活”了资源“火”了乡村

来源: 农民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2025-11-13 11:27:55

摘要

日前,在浙江湖州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的YES太湖音乐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湖荟”乡村运营活动热闹开场。

 
太湖之滨,秋风送爽。日前,在浙江湖州吴兴区织里镇义皋村的YES太湖音乐公园,一场别开生面的“太湖荟”乡村运营活动热闹开场。这不仅是全市乡村运营团队亮绝活、晒成绩的“大擂台”,更是汇聚政策、金融、人才力量,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的“议事厅”。
 
“太湖荟”乡村运营活动现场
 
现场,20支来自湖州各地的乡村运营团队摆开阵势,亮出看家本领。他们带来的,不只是几张规划图,更是让乡村“活”起来、“火”起来的金点子与实践录。更让大伙儿振奋的是,市里端出了诚意满满的“政策大礼包”:乡村运营资源库、“八大模式”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村组团招商手册,还有为新阶段乡村运营定调指向的“湖十条”指导意见。一套“组合拳”下来,为乡村运营注入了满满的底气。
 
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是实打实。活动中,6支运营团队与6个村子现场“牵手”结对,签下合作意向;中国农业银行湖州分行当场向全市10个省级组团片区重点村集中授信,给乡村产业发展送上“金融活水”。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吴兴区、长兴县和南太湖新区宣布联动,启动跨区县组团片区联建联营,要让资源在更广天地里顺畅流动。吴兴区更是放出“大招”,以“百万招募,合伙兴村”的满满诚意,向全社会发出乡村运营“合伙人”招募令,广邀英才共赴田园、共创未来。
 
美丽乡村如何催生“美丽经济”?吴兴区的探索给出了生动答案。近年来,吴兴没少在“运营”二字上下功夫。他们像是经验老到的“田掌柜”,首先把全区村落的家底盘了个清清楚楚——哪儿有特色农业,哪儿有闲置土地,哪儿有潜力资源,都一一标记在案。一幅精准的“农业招商地图”应运而生,近五年,靠着这张“藏宝图”,吴兴成功引进了71个“大好高”农业项目,总投资额高达53.7亿元。同时,搭建起“回乡创业吧”线上平台,建起闲置资产资源库,让漂泊在外的乡贤和有意投资的企业,能轻松找到心仪的创业热土。
 
光有资源还不够,关键得让资源变效益。吴兴区以古村落为特色,着力打造“三美融合”的乡村实践样板区,推动乡村运营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经济华丽转身。自2022年以来,全区已累计盘活闲置农房2684宗,这一招,直接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近4000万元。2024年,吴兴重点打造的九大片区内,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已达到127万元。沉睡的资源被唤醒,化作了乡亲们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获。
 
在湖州总结推广的乡村运营利益联结“八大模式”中,吴兴的案例频频亮相,成了名副其实的“优等生”:
 
——股份合作,抱团发展。妙山村村集体牵头成立运营公司,村民变股东,建立“村集体入股+保底分红”的好机制,拧成一股绳谋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13万多元,一路飙升至635万元,实现了惊人的跨越。
 
——资产租赁,稳定增收。杨溇村把闲置的农房和土地盘活,引来了杨桂珍螃蟹庄园这样的“金凤凰”。通过做强一产,联结二产,开发蟹宴餐厅、萌宠乐园等业态,双方约定“租金递增”(每5年递增10%),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村集体收入有了活水长流,实现“一业兴、百业活”。
 
——就业带动,家门口上班。幻溇村打造主题美食街区,引进了米旗飞行、明康汇植物工厂等一批重点项目。项目落了地,岗位送上门,直接带动200多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也因此一年增加超百万元。
 
——强村公司,综合赋能。移沿山村成立强村公司,像村里的“大管家”,把物业管理、河道保洁、大棚合作、土地出租等业务整合起来,联动景区和康养项目,与企业、农户结成发展共同体,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超过120万元的进账。
 
如今的吴兴乡村,正通过精妙的运营,让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资源变资本。一场关于乡村价值的深刻重塑,正在太湖岸边生动上演。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