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财政奖补项目落地见效,现代化茶油产业基地助推乡村振兴
近日,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龙门镇洪塘村的南洲忆茶果储运初加工基地已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效益显著。该基地作为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的核心成果,集收购、储运、初加工、销售于一体,日处理鲜果能力达50吨,年加工茶油500吨,年产值近亿元,直接带动超过2000名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撬动渌口区十亿级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片来源于:中国网
示范项目夯实根基,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株洲市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南洲忆茶果储运初加工基地项目,于2024年在渌口区成功落地。项目新建了2500平方米的现代化标准厂房,明确划分为原料堆放区和生产作业区,并引进了先进的油茶剥壳、烘干等预处理设备。此举大幅提升了原料处理效率与应对阴雨天气等风险的能力。尤为关键的是,基地配备了容量超过300吨的茶籽专业冷藏仓储设施,有效保障了原料品质的稳定与可控,为生产高品质茶油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专业支撑”的高效组织实施模式,由渌口区财政局、林业局共同主管,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与监理,由湖南南洲忆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建设与后续运营管护,确保了项目的高标准建设和可持续性。

图片来源于:中国网
打造“南洲忆”区域品牌,树立产业新标杆
在强化产业链前端的同时,渌口区委、区政府联合相关部门及产业协会,着力打造了区域性茶油公用品牌“南洲忆”。该品牌严格选用渌口本地优质原生山茶籽为原料,承袭传统压榨工艺,其产品以金黄透亮的色泽、香醇浓郁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市场青睐。品牌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旨在将油茶产业打造为富民强区的绿色支柱产业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
“南洲忆”品牌的崛起,离不开油茶这一“国宝级”物产的内在价值。茶油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历史悠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显示,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5%至97%,营养价值优于橄榄油,素有“油中之王”美誉。富含的油酸、亚油酸、角鲨烯、茶多酚、维生素E及锌等微量元素,使其在降血脂、抗氧化、促进营养吸收等方面具有显著健康益处,是国际粮农组织推荐的健康食用油。

图片来源于:中国网
全链布局赋能产业,“油茶强市”步履铿锵
株洲市以中央财政奖补项目为重要契机,正加速构建覆盖油茶产业“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的发展新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超千万亩的“三华”、“湘林”系列优质油茶种苗均源自株洲,该市每年提供约1亿株油茶良种,被誉为“中国油茶良种第一市”。
目前,株洲市油茶林总面积已达230万亩,年产茶油逾3万吨,年产值突破90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从一颗小小的茶籽,到一滴醇香的茶油,再到一个蓬勃发展的强大产业和一张熠熠生辉的区域名片,株洲市正稳步朝着建设“油茶强市”的战略目标迈进。
渌口区通过“南洲忆”项目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棵古老的油茶树,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为消费者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优质选择,更为当地百姓铺就了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










中国品牌网
中国品牌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