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年。5月7日至9日,以“中国式现代化品牌创建”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主办,中品计划(北京)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品牌杂志社·中国品牌研究院、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智库支持,中国网财经、凤凰网财经、搜狐传媒媒体支持,线上线下同步举行。
今年,“中国品牌日”主题系列活动包括“主题宣传报道、调研采访交流、社交互动传播、展览展示推介、论坛研讨峰会、中国式现代化品牌创建案例征集与发布”等,通过不同层级、不同侧重的贴近市场、贴近消费者接续不断的话题,全方位宣传中国式现代化品牌发展成就,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中国品牌、信任中国品牌,选择中国品牌、爱上中国品牌,让消费中国品牌成为一种社会风尚。
5月7日下午,第七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盛大开幕。主论坛环节包括主旨演讲、主题思考、品牌创建和签约仪式等。来自各区域、各行业的企业品牌围绕“中国品牌创建与发展”、“品牌创新”、“企业品牌经验分享”和“品牌赋能战略路径”等议题展开思想碰撞。

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 李志起
在品牌赋能战略路径环节,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表示:
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战略,明确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全国各地正在全力以赴拼经济,这就离不开品牌创建和产业振兴这两个基本抓手。
从根本上看,品牌创建既是方法也是目标,产业振兴既是基础也是愿景,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从北京到上海,从合肥到淄博,做得好的城市都有自己明确的产业主线,清晰明确的产业主攻方向和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正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也已经成为知名度极高的“产业金名片”,为城市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说到实践路径,李志起认为,一是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法论,有眼光的城市已经走在前列,未来还将有更多城市和乡村行动起来,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走出自己的特色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需要继续做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二者合力,做到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此,需要在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产学研用各方做好“同频共振”、市场应用上做足“场景为王”等三个层面上全面发力,才能以“品牌创建+产业振兴”为锚点,为城市发展打造出“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