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销量频下滑,后来者还有机会吗?

来源: 中国汽车报 王金玉 发布时间: 2025-11-25 15:30:03

摘要

增程式车型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这一变化虽非突然而至,但对于踌躇满志备战增程技术,尤其是入局不久、刚刚推出新车的车企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在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中,增程式车型的快速增长神话似乎破灭了。数据显示,增程式车型已经连续4个月销量同比下滑。这一变化虽非突然而至,但对于踌躇满志备战增程技术,尤其是入局不久、刚刚推出新车的车企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下滑的市场份额双重压力下,那些新入战局的增程式车型还能否掀起波澜?
 
  销量下滑 与更多新车型上市并行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以来,增程式车型在新能源汽车批发结构中的占比已经连续4个月下跌。7、8、9月国内增程式车型销量分别为10.69万辆、9.74万辆和10.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11%、7%和13%。10月销量12.1万辆,同比下降1.9%,零售销量更是同比下降7.7%。连续多月的销量同比下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增程式车型销量高增长神话终结。
 
  就在增程式车型连续多月销量同比下滑之际,后来者却并未停下加入战局的脚步。在年底的广州车展上,增程式车型仍是各家车企的主推车型,多款新车竞相上市,为抢占一波年底的销量做足准备。再加上8月上市的eπ008增程版、昊铂HL增程版、尚界H5增程版;9月上市的智己LS6增程版、全新问界M7增程版、长安启源A07 2026款增程版;10月上市的极狐阿尔法T5增程版、零跑D19增程版;还有11月上市的广汽AION i60、岚图泰山,以及即将上市的小鹏X9增程版……当前的增程式车型供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一直在增程式技术方面采取保守态度的合资品牌也来凑热闹,别克至境L7增程版、马自达EZ-60增程版……一款又一款新增程式车型不断涌入新能源汽车战场。
 
  “我们的增程式车型销量正快速增长。用户选择技术路线的核心是产品体验、品牌价值与综合收益。岚图的品牌价值正在被更多消费者认可,进而推动了岚图品牌销量的上涨。”正如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所说,更多的后来者并没有因为增程式销量的阶段性增长下滑而放缓新产品的市场推广步伐,而是希望通过自身产品的技术创新、品牌实力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
 
  “大电池+大油箱”试图撬开新市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后来者如何打破尴尬局面,不仅分得一杯羹,而且还要改变当前增程式车型销量低迷的状态?大多数车企给出的答案是“大电池+大油箱”。
 
  依托较高的性价比在销量上不断取得突破的零跑推出的零跑D19增程版,不仅率先推出了“大电池+大油箱”的方案,而且将车型价格下探到30万元级,1.5T发动机+80.3kWh电池包,CLTC纯电续驶里程达到500公里,让D19增程版被贴上“一辆纯电车+一辆燃油车”的标签。零跑D19增程版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的开启者,打开了增程式车型围绕“大电池+大油箱”的新竞争局面。
 
  “有史以来混动车型最大电池”“最长续驶里程”,类似的标语出现在多家车企增程式车型的发布会上,“大电池+大油箱”的数值正在被更多后来者刷新。岚图泰山搭载宁德时代65kWh三元锂电池,CLTC纯电续驶里程370km;小鹏X9超级增程式车型预售,配备63.3kWh电池与60L油箱,纯电续驶里程达到452km;智己LS6,纯电续驶里程超450km,电池容量超60kWh;理想L9搭载52.3kWh电池包,纯电续驶里程为280km;尊界S800增程版则将电池容量提升至65kWh,纯电续驶里程超340km……
 
  东吴证券在《2025年增程汽车深度分析报告》中指出,2025年增程式车型在产品层面出现“电池军备竞赛”。该报告预测,在混动技术相关政策与大量新产品的推动下,未来数年内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
 
  “大电池+大油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成本的上涨,但这却并未影响企业将增程式车型的价格继续下探的脚步。埃安刚刚上市的首款增程式车型i60,价格下探到了12.68万元,仅比该车的纯电版本高1万元。同时,价格下降也没有影响埃安i60技术的各项技术指标。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埃安i60搭载了29.165kWh大电池,CLTC纯电续驶里程210km,综合续驶里程达1240km;埃安i60搭载广汽自研星源增程式技术,油电转化可达3.73kWh/L,获得中汽研《增程器能效之星》认证,亏电油耗5.5L/100km。
 
  从各款车型公布的数据看,“大电池+大油箱”背后,后来者正在用更漂亮的技术参数,将增程式的竞争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以期用续驶里程和技术的提升抢占更多市场。但不可避免的是,更大的电池、油箱,甚至更快的充电速度,难免会为增程式车型带来更高的成本,更重的车身重量、更高的能耗,甚至更高的用车成本。从目前的市场反馈看,消费者未必会为此埋单,毕竟纯电动车续驶里程超600公里已是常态。
 
  满足更多出行场景 节能减排不能丢
 
  姑且不论消费者对“大电池+大油箱”增程式产品的接受度如何,业内尤其是企业端对这种技术趋势都展现出了高度自信。
 
  对于“大电池+大油箱”方案,小鹏汽车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车辆配备大油箱,用户拥有灵活的补能选择,仅加10L油也能满足多种需求,日常无需满油。”以新疆自驾场景为例,当地用户加油常需耗时4小时(含往返加油站与排队时间),影响出行效率,而大油箱则赋予了消费者按需补能自由度,既解决了长途出行焦虑,又避免了日常使用的冗余负担。“小鹏汽车的逻辑并非追求参数竞赛,而是通过场景匹配实现最优解,在续驶里程、成本、车身重量等核心维度找到平衡,让技术真正服务于用户需求,而非数据榜单。”何小鹏如是说。
 
  小鹏动力总成负责人顾捷也表示:“我们最终采用‘大电池+大油箱’方案,因为超级增程面向全球市场。”他透露,调研显示,增程式技术的需求并非局限于中国及亚太地区,全球诸多区域的道路、充电等基础设施完善度不及国内,大电池、大油箱带来补能灵活性,使增程式成为全球市场的普适性方案。小鹏增程式车型“大电池+大油箱”的方案不仅瞄准国内市场,更多的还是对国际需求的一种回应。“满足更多出行场景需求,是车企选择‘大电池+大油箱’增程式车型方案的原因。”一位业内人士说。
 
  智己汽车首席市场官李微萌介绍,中汽中心与智己用户研究院的联合调研显示,333公里纯电续驶里程,可满足超92%新能源用户的城市通勤需求;300公里续驶里程,则能覆盖92.4%用户的周末小长途往返。李微萌称,智己恒星增程式技术将纯电续驶里程目标设定在400公里以上的原因就是源于用户出行需求,让用户以“一周一充”的频率,应对日常出行场景。供给端也对“大电池+大油箱”增程式技术充满信心。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商用事业部首席技术官高焕甚至称:“我们坚信,大电池增程式是未来5~10年至关重要的技术方向。”
 
  表面上看,“大电池+大油箱”的组合的确能满足更多的日常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为增程式车型带来了不可避免的车重增加和能耗上升,难免引发行业对这种技术路线是否符合产业低碳发展方向的质疑。
 
  经过多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培育,关于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下同)是一种过渡技术的声音已渐弱,增程式技术也以发动机能效的不断提升积累了不错的节能口碑。业内外普遍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市场将维持燃油车、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分天下”的格局,各种动力形式的车型将全面满足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无论是更多出行需求,还是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趋势,能耗降低都是永恒的追求。从目前的技术表现看,“大电池+大油箱”的组合,显然并不符合节能降耗的发展方向,而车企提出的可满足更多出行场景的设想,也可以用更长续驶里程的纯电动汽车甚至燃料电池汽车替代。“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电池+油箱组合方案和产品吗?”正如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韩志玉所言,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时不能盲目求大,新技术一定要考虑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长期发展需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报记者 王金玉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