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折戟IPO 中餐品牌如何跨越“三道坎”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中国品牌网 冯昭 发布时间: 2022-10-26 15:26:32 责编:冯昭

摘要

突破经营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中餐企业将踏上上市融资大道坦途。

2022年,中式餐饮企业在排队上市。
 
在快餐赛道,老乡鸡、老娘舅向上海证券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绿茶餐厅、乡村基、杨国福则在香港交易所冲击IPO,试图争夺“中式快餐第一股”。快餐赛道之外,和府捞面、巴奴火锅、粤式火锅捞王、海鲜餐厅七欣天、西贝莜面村等中式餐饮企业,也明确表达了上市意向。
 
但是,其IPO进程却大多处于“卡壳”状态,上市扎堆受阻,是哪里出了问题?
 
绿茶餐厅的坎坷上市路
 
近日,香港交易所官网发布消息,绿茶餐厅的上市申请材料“失效”,这已是绿茶餐厅第三次递交上市申请表、第二次通过聆讯后招股书再度失效。
 
2008年创立于杭州的绿茶餐厅,是主营西餐与中国传统美食结合菜品,充满年轻气质、主打高性价比的“新中式融合餐饮”企业,两年后进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吸引了不少“都市白领”。
 
作为国内初生代网红餐厅的代表,其IPO之路却一波三折。
 
2021年3月,绿茶餐厅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被指出招股书存在财务数据单位错误、“流动负债总额”写成“流动资产总额”,六个月后,该版本的上市申请自动失效。
 
2021年10月,绿茶餐厅再次递交上市申请,并于今年3月披露通过上市聆讯的招股书,但申请材料再次失效。
 
今年4月8日,绿茶餐厅第三次递交了招股书,并于三天后通过上市聆讯。
 
最新招股书显示,绿茶餐厅计划募集资金1.5亿美元,用于2022-2024年开设约225家餐厅、在浙江设立中央食品加工设施、升级信息技术系统和相关基础设施、运营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但是,随着上市状态显示“失效”,绿茶餐厅第三次中断了上市之路。
 
发行条件不理想是主要原因
 
有业内人士认为,绿茶餐厅IPO三次被中止,并不是因为不满足上市条件,而是由于经营状况不稳定,且未来成长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绿茶餐厅的股票发行条件并不理想。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底,绿茶集团共有236家餐厅,并计划于2022-2024年每年开设75-100家餐厅。
 
但绿茶餐厅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招股书显示,其在2019-2021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17.36亿元、15.69亿元、22.93亿元,调整后的利润率分别是6.1%、0.7%、6%,低于8-10%的行业平均水平。
 
从业绩表现来看,绿茶餐厅营业收入从2018年的13.11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2.93亿元,四年增长了八成左右,但盈利能力并不稳定,翻台率也不断下滑。
 
曾经,绿茶餐厅依靠“低售价+高翻台率”在餐饮赛道站稳脚跟,巅峰时期的翻台率一度达到每天6-8次。但是当热度退却,近三年的翻台率始终在“保本”水平的4次以下。招股书显示,2021年,其在广东省的翻台率最高,每天3.62次,大本营华东地区每天只有2.92次。
 
餐宝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汪洪栋认为,除了新冠疫情影响,绿茶餐厅翻台率下滑与研发能力较弱有关。例如,新式茶饮基本每个月都能推出新品,火锅品牌也在不断更新菜品,而绿茶餐厅的产品创新明显不足。
 
实际上,绿茶餐厅也曾尝试过品牌及产品创新,在2014年、2015年分别推出西餐品牌Playking、东北炖菜品牌关东造,但这些子品牌并不能为绿茶餐厅的商业版图扩张“添砖加瓦”。
 
“它(绿茶餐厅)想依托资本市场加持,把综合实力护城河拓宽加深,挽回下滑颓势。但是现在,资本市场对于不够优质的股票,肯定是不认可的。”食品产业研究者朱丹蓬说。
 
中式餐饮企业的“整体性难题”
 
实际上不止是绿茶餐厅,经过新冠疫情的洗礼,越来越多充满烟火气息的街边快餐店、麻辣烫,为增强抗风险能力开始寻求上市,主动拥抱资本市场。
 
但是,它们在拟登陆资本市场的进程中,又不约而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香港交易所官网显示,7月25日,由于乡村基六个月内未通过聆讯,IPO申请转为“失效”状态,五天后,乡村基再度提交上市申请;9月,杨国福的上市申请也显示“失效”,无法正常查看或下载,直至10月下旬,其上市申请才获得核准批复。
 
选择冲刺A股主板的老娘舅、老乡鸡,由于审核周期更长、条件更严格,上市难度更大。
 
无论A股还是港股,中式餐饮企业上市扎推受阻,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当《中国品牌》杂志记者提出这个问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战略研究部副部长任海平的回答是“大环境不看好”,但并没有做进一步阐释。
 
和鸿咨询总经理、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认为,几家企业未通过上市聆讯或发行不顺利,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经营规范性问题,这也是餐饮行业整体面临的难题。
 
中式餐饮企业有其自身特点:首先,相较西餐而言,涉及到的产业链更长,供应商更多,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并且上下游大量使用现金交易,会计师难以精准核算其收入和成本费用;其次,从品质把控来看,甚至同一个连锁品牌的不同门店也很难把控出品质量;第三,餐饮企业员工通常流动性较大,很多企业存在员工不交或少交社保的情况。
 
新冠疫情爆发前,由于现金流充裕,中餐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性不高,但在疫情爆发后,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因此,上市受阻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疫情影响下资本市场对餐饮行业的信心不足。
 
跨越上市融资“三道坎”
 
种种客观原因所限,中式餐饮虽然市场广阔,但资本化程度不高。
 
据泰合资本统计,截至2021年5月,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只有15家餐饮上市企业,相较于美国的3.3亿人口、50家上市餐企,日本的1.3亿人口、97家上市餐企,头部品牌数量过低。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式餐饮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首先,中式餐饮品类多,不同地域饮食习惯差异较大,比如真功夫快餐在广东风生水起,但在北方地区很难开拓市场;其次,中餐烹饪对食材、调料、烹饪技术要求很高,即便同一个厨师做同一道菜,味道也会有所不同。
 
但是,标准化、数字化又是企业上市绕不过去的门槛。
 
文志宏建议,中餐企业必须提高经营规范性问题:首先是财务规范,确保餐厅前端的现金收银、后端供应链等各个环节,发票、账目清晰可查询;其次是用工规范,不能因为未给员工缴纳社保,出现劳务关系问题。
 
与此同时,借鉴西餐优势,也可以使中餐企业快速提升标准化。例如,西贝莜面村曾因菜品种类繁多影响了经营效率,后来学习西式快餐,通过精简品类,一方面降低了食材采购和管理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单品采购率、提升了供应链效率,距离上市更近了一步。
 
此外,食品安全是餐饮企业绕不过去的另一个话题。
 
例如,2020年8月,石家庄绿茶餐厅曝出后厨人员食用客人菜品、熟食放在垃圾桶上、待加工肉类放在地上、餐具未按要求消毒、部分员工没有健康证等问题;2021年7月,杨国福麻辣烫曝出食材被老鼠咬过后继续使用、用猪肺清洗容器等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消费者对老乡鸡、乡村基、杨国福、张亮麻辣烫等餐饮品牌的投诉,均在百条以上,涉及食品变质、态度恶劣、发现异物等方面。
 
这些问题,有些源于中餐饮食习惯,有些可以通过质量管控解决,突破经营规范化、产品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中餐企业终将踏上上市融资的“大道坦途”。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 多部门要求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