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秀明
5月7日,《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在北京隆重举行“2025中国品牌日·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会上,江苏阳光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曹秀明进行主题分享,全文整理如下: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消费升级的本质,正在从“功能满足”向“价值认同”跃迁。阳光集团深耕纺织、服装领域近四十年,深刻体会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创新驱动品牌内生动力
自1995年起,阳光集团以每年销售额的5%作为研发经费,建立了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毛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为主要支撑的创新体系,开发出了时尚化、商务化、功能化集一身的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一代又一代产品,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产业革命,“阳光面料”成为了“高端品质”的代名词,始终引领时代潮流。
针对市场形势和客户需求,阳光集团打造了“阳光” 呢绒、“威尼帝”高档男装、“庞贝”职业装等“国际领先、全覆盖、多领域”的品牌矩阵,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阳光品牌为 60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和国际知名品牌提供服务,成功打破了“国产=低端”的固有认知。
当下,年轻消费者对“国潮”的追捧,本质上是文化自信的觉醒,也是对中国品牌价值的认同。阳光集团始终坚信:唯有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消费体验,将品质追求升华为品牌信仰,才能让“中国品牌”真正走进消费者心里。
以标准构筑品牌话语权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也是品牌成长的土壤。在全球纺织行业深度调整的当下,阳光集团始终相信:唯有以标准破局,才能开辟价值竞争的“蓝海”。
经过多年的努力,阳光集团实现了由遵循标准向制订标准的完美跃升,已建立起一套标准化技术开发体系。2007年阳光集团成为国内首家承担ISO/TC38国际秘书处工作的企业单位,至今已主持参与54项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先后为海关、航空、公安等单位制订了面料、服装工艺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公平竞争的 “度量衡”,推动行业从“拼价格”向“拼品质”转变,让真正投入研发、注重创新的企业获得市场回报。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当中国品牌掌握了这门“语言”,就能在全球价值链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就能让中国品牌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中蓬勃发展。
以智造赋能产业价值链
纺织业作为民生产业和传统产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下,正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充满活力的 “朝阳产业”。阳光集团以“科技、绿色、时尚”为核心,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步伐,推动 “制造” 向“智造”升级。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纺纱、织造工序已改造成高效物联网智能生产流水线,通过技术设备升级改造、工艺流程再造,充分将绿色生态体系融入生产全过程,实现了高效能、低能耗,产量提升30%,人工节省50%,能耗节约20%,获评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称号。
紧跟时代步伐,阳光集团以“智能化、数字化”打破“传统产业”标签,全面提升产业链高端化、现代化水平,重塑产业价值链条,相信中国品牌将以全新姿态走向全球市场。
现代商业竞争,早已不是单一产品的比拼。阳光集团秉承“把服装当作精密仪器来做”的理念,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将“坚守产品品质、提升服务质量”视为品牌建设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