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系统总结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实施十年来,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取得的创新经验、先进模式、成绩成果,推进“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12月20日上午,以“十载耕新 品牌筑梦”为主题的“金农好好·2024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金华市开幕,这是自2018年12月20日举办首届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七届年度盛会。
本次盛会,各地政府部门、知名专家学者、知名区域农业品牌和知名品牌咨询机构等齐聚,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主办,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智慧支持,南方农村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金农好好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品牌,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北京中品真选科贸有限公司、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在“金农好好·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开幕式的主题分享环节,北京大学教授王齐国进行发言,他表示:

北京大学教授 王齐国
区域农业品牌从无到有、遍布全国,品牌建设的意识日益增强,中国农业产品的生态迎来了发展机遇期。《中国品牌》杂志社2024年11月25日发布的“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入围品牌显示:截至当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共有区域农业品牌902个,其中省级33个、市(地)级203个、县(区市)级664个、乡镇级2个。
品牌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或者初级阶段,商业逻辑都存在缺陷,有些基本没有商业的逻辑思考。商业逻辑正确首先是思维方式正确;思维方式正确首先是认知正确。商业逻辑正确而完整,才能提出好的商业模式。商业逻辑为什么重要呢?除了顶层设计的思考,还有源于我们商业逻辑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正确与否确定了区域公用品牌是否为正反馈的发展,所谓的正反馈不只是政府进行财政扶持,重要的是真正地走向市场,成为一个自我赋能的力量。所以,品牌就是新质生产力,具备有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要素。
地理标志产品需要品牌化发展。品牌化发展的核心要有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包括发展战略和定位、品牌策略与目标、品牌识别系统BIS、品牌营销策略、品牌营销方案、品牌传播方案、品牌运营与措施等。
区域农业品牌缺失法治层面的保护,被侵权案例层出不穷。地方保护、官僚作风助长了知名区域农业品牌被侵权,品牌利益、品牌价值受到极大损害。如五常大米年产70万吨,市场假冒1000万吨,五常大米去外地打假,拍照举报给当地,当地过来查的时候侵权方已撤走。
制度建设、模式创新成效显著。国家层面,对品牌建设进行了制度安排,出台一系列高质量发展和品牌强国政策,2023年出台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2024年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企业层面,既有制度创新,还积极进行模式创新。
品牌国际化进一步加快,不仅输出产品和服务,也输出标准以及知识产权。《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让中国区域品牌产品有了走向国际的新渠道。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共识,中国品牌加快扬帆远航。2023年,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69万亿元。
希望大家能在寒冬里面看到那个暖阳,在暖阳的照射下,明年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