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视角下的2014-2024年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探索过程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2-20

摘要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为全面系统总结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实施十年来,全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取得的创新经验、先进模式、成绩成果,推进“千万工程”经验学习运用,12月20日上午,以“十载耕新 品牌筑梦”为主题的“金农好好·2024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在浙江省金华市开幕,这是自2018年12月20日举办首届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以来,连续举办的第七届年度盛会。
 
  本次盛会,各地政府部门、知名专家学者、知名区域农业品牌和知名品牌咨询机构等齐聚,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建言献策,探索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活动由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网主办,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智慧支持,南方农村报作为战略合作媒体,金农好好为本次活动的冠名品牌,中国品牌杂志社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北京中品真选科贸有限公司、金华市农合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在“金农好好·2024 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开幕式的主题分享环节,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进行发言,她表示:
 
  
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胡晓云
 
  将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探索过程时间界定在2014年到2024年,是因为“三个转变”是在2014年提出的。从2002年开始,“一村一品”、“一县一品”的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一系列推广,也为中国农业品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提出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概念,旨在在中国特色产地前提下推出农业方面的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由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架马车形成的中国农业品牌的生态矩阵。目前,中国农业品牌发展探索取得了以下成果。
 
  品牌建设研究的成果加速出现。2014-2024年,中国农业品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方面,业出现了中国农业品牌的身影。
 
  品牌建设的类型获得多元的探索。2014年之前,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产品单一品类,基于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及集体商标,法治化和专项保护基础上的单一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现在,不仅有了单一品类的区域公用品牌,也有了初级产品农产品为经营范畴的产品品牌,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以区域范畴为基础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区域空间范畴为基础的全区域乡村公用品牌,形成了品牌生态结构。
 
  品牌运营模式呈现多元的特征。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特别是消费市场的多元化、象征性变化,探索出“政府主导、行业协会推动、国资公司运营、组织责任公司”等运营方式。
 
  品牌价值研究和实现方面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品牌声誉是品牌制胜的法宝,2023年,对4471个具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集体商标的地理标志进行了品牌声誉评价,指标分值采用千分制,平均品牌声誉达749.98,其中品牌声誉最高值达到了922.07。
 
  对中国农业品牌建设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一是加大力度坍落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品牌建设的特色战略及其特色路径,二是加大力度解决乡村与农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三是加大力度解决乡村和农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向年轻化和现代化迈步。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 多部门要求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