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军营村白交祠村发展绿色经济

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7-07

摘要

1986年和1997年,总书记两次来到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指导两个山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之路。

春风两度上高山 吹遍两村焕新彩
 
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实施党建引领,发展绿色经济,成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农村
 
青山环绕,云雾重重的同安高山村庄。(夏海滨摄)
 
厦门网讯(见习记者 林健华 厦门日报记者 卢漳华)夏茶季,从同安区莲花镇高山村空中俯瞰——新采的茶青,在家家户户门前铺成绿色矩形,大小不一、错落分布。
 
如果再飞高一点,就能看到青山叠叠,云雾重重,公路蜿蜒盘旋,绕上近千米海拔,不时有游客开车转过数百个弯,抵达厦门最接近天空的村庄。
 
此情此景,非一朝一夕之功。1986年和1997年,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他经过细致调研,针对山区村发展的实际,因地制宜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指导这两个边远山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
 
36年来,两村牢记嘱托,山上植树造林,山下种果种菜;36年来,两村弱鸟先飞,发展多种经营,崎岖山路越走越宽。实施党建引领,发展绿色经济,坚持“自我造血”,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已从“老少边穷”山区村变成“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农村。
 
产业金
 
茶叶经济复苏山村活力
 
1986年,春风吹上高山。这年4月,时任厦门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习近平第一次来到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访贫问苦。
 
山上不见树,粥里不见米,是军营村的真实写照。700多名村民靠400多亩茶园,人均年收入只有280元左右。
 
“习副市长看到我们村贫困落后的状况后,要求村里多种茶、多种果,发展第三产业,早日脱贫致富。”当时的军营村委会主任高泉国说。
 
等到1997年7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再次来到军营村,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多了近5倍。接着,村里新建了茶叶加工厂,添置了制茶设备,茶叶品质也好起来,邻村茶叶如果卖5元一斤,军营村能卖到8元。
 
直到如今,茶叶经济仍是军营村的支柱产业。
 
这些年,习惯“小农经济”模式的村民学会抱团取暖。2010年,村民高水银等人牵头办起西营茶叶专业合作社,邀请专家指导社员种茶制茶,镇村干部则带领社员赴安溪等地学习制茶工艺,并逐步推广到全村。
 
当地茶叶龙头企业也积极发挥“领头雁”作用。建立基地,发展订单农业,就地安置劳动力,为村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形成一条有序产业链。
 
目前,军营村茶叶种植6500余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茶园,村民人均年收入在2021年已达到42558元,村集体收入突破98万元,村民连续三年获得来自村集体合作社的分红。白交祠村民人均年收入则突破43600元,数字一年高过一年,生活一日好过一日。
 
生态绿
 
环境整治刷新村容村貌
 
习近平同志曾叮嘱村民们,要多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要做到山下开发,山上“戴帽”。
 
高山两村听进去了。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现有绿化近2万亩。村民发现,守护多年的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吸引着厦门乃至周边城市的游客。
 
以前只有农村人憧憬城市,现在轮到城里人向往乡村。高山之上,返乡创业大学生高得良发现商机:“我的民宿主打星空摄影,带游客找合适的摄影点,我是本村人,对地形很熟。”
 
在这里漫步村路,没有猪粪鸡屎气味;随处转角,都有鲜花绿草装点;望一望古香古色的红色屋檐,还以为走入了哪片闽南别墅群。
 
人气来了,产业活了,一切都离不开环境美了。多年来,军营村不断完善各项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生活污水整治工程、人饮水源改建工程、休闲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40多项重点工程。
 
“实现了道路硬化、庭院美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说,文化园、卫生所、图书馆、健身路径、篮球场一应俱全,村居环境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过去很多厦门本地人都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如今两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福建省美丽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等荣誉。两村村民已兴建民宿、农家乐90余家,床位超600个,2021年游客量更是突破70万人次。
 
党建红
 
高山党校激活乡村振兴
 
时至今日,乡村旅游已不是啥稀罕事。高山两村如何找到自己的路子?
 
2016年4月7日,正值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工作调研30周年的日子,厦门市委党校高山教学点和同安区委党校高山教学点在两村揭牌成立。
 
“党校办到高山上,教授请到家门口,学员深入田间头,百姓获得双丰收”,高山党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打响了军营的名气。
 
开展特色培训班,重走初心路,让党员干部在今昔对比“看变化”中传承精神、在现场体验“接地气”中感悟作风、在融入百姓“共屋檐”中增进感情……高山党校教学点被确定为省委、市委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基地”,不仅是学习的生动载体,更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乡村旅游原本只在周末热闹,高山党校学员来了后,提高了民宿入住率,激发了农家乐的活力,更加速了规范化经营,促成旅游股份合作社成立,以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乡村品牌。
 
以党建为引领,高山两村迈出独特步子。截至目前,高山党校已举办培训班600多个班次,培训党员干部4万多名,吸引来自省内外100多万名党员干部前来考察学习,创造了难以估量的效益。
 
每当有培训班上山学习,高泉国依旧乐此不疲地与大家分享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山情缘。“我们现在上山一趟都觉得不容易,在当年道路交通十分不便的情况下,习近平同志还专程到这么偏远的地方访贫问苦,指导村民脱贫致富。”不少前来培训的学员感叹,军营村和白交祠村实现嬗变并非没有缘由,这里处处藏学问,一切皆课堂。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 2021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总局召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