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扶摇】袁国胜:一颗青菜头的百亿宏图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王亚璇 发布时间: 2025-10-14 14:14:34

摘要

9月16日,中国品牌融媒中心记者(以下简称中品记者)对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国胜先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一颗青菜头的百亿宏图。

长江水浸润的涪陵土地,藏着一段与时光共生的滋味传奇。从1988年启航,到如今让这抹鲜脆香飘四方,涪陵榨菜始终以初心守护着一方风味的本真。方寸小菜间,装的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绵长根脉,更是一代代人守正创新的精神缩影。
 
9月16日,中国品牌融媒中心记者(以下简称中品记者)对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国胜先生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一颗青菜头的百亿宏图。
 
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袁国胜
 
 
中品记者:
涪陵榨菜集团从2000年的亏损经营到2024年净利润超8亿元,是如何实现逆袭的?经历过哪些挑战?
 
袁国胜:
2000年前后,榨菜行业处于“小散乱”的情况,品牌间竞争激烈,产品利润率极低。为此,我们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希望扭转僵局。首先,我们对生产企业进行全方位升级。通过国际招标,引进设备商,共同研制了行业首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了榨菜生产标准化。随后,我们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打响乌江品牌知名度。同时,加快地面销售网络布局,推动销售网络从川渝地区扩展至全国范围。然而,2008年经济危机和气象灾害的双重打击,导致榨菜成本上升,经营陷入困境。我们决定调整产品价格,使行业的利润回归正常水平,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我们成为全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借助上市平台,将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赋能。
 
中品记者:
涪陵地处长江、乌江交汇处,对于榨菜原料青菜头来说有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乌江榨菜的口感有哪些加持?
 
袁国胜:
涪陵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青菜头的生长。每年12月至1月,是青菜头茎部迅速生长的关键时期。涪陵气温低、湿度大,使得青菜头生长得肥嫩且肉质致密,制作出的榨菜质地尤为脆嫩。同时,涪陵地区的土壤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为青菜头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此外,由于气温较低,病虫害极少,且无需施加化肥,可以说青菜头真正是一种绿色天然蔬菜。
 
中品记者:
乌江榨菜对传统涪陵榨菜工艺这项非遗技艺进行了哪些传承与创新?在现代化生产中,如何确保传统技艺的原汁原味?智能设备的应用,对产品质量、成本管控带来了哪些助力?
 
袁国胜:
涪陵榨菜传统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作为这一工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单位,坚持对核心环节的严格遵循,保留传统的“三腌三榨、三清三洗”等关键工序,确保原有的风味特质和口感层次不被改变。同时不断创新,通过引入现代化设备,实现了温度、湿度、时间等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把传统经验转化为标准化、可复制的工艺规范。自动化剥筋设备主要有三个优势,一是以技术创新构建产业壁垒,巩固龙头企业引领地位;二是通过设备标准化作业降本增效,提升单位产能,增强抗风险能力;三是实现看筋环节的精准化、标准化控制,从源头保障品质稳定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品记者:
作为涪陵榨菜行业的龙头企业,集团在助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袁国胜:
我们采用“公司+合作社+大户”的订单发展模式,创新性实施“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在川渝两地,我们推动组建股份合作社超300家,带动近百万菜农增收。
 
中品记者:
如今消费者倾向减盐、健康的理念,涪陵榨菜集团研发了哪些新产品回应市场需求?近些年,涪陵榨菜集团实施“榨菜+”战略,开发榨菜月饼、榨菜咖啡等,市场反响如何?对品牌打造有哪些意义?
 
袁国胜:
80年代起,我们开始在减盐领域探索,2000年率先推出低盐产品,2022年再次推出轻盐产品。随着消费者健康需求的转向,以及国家大力提倡“三减三健”理念,我们当然要创新产品。工艺方面,我们通过技术突破,确保产品“减盐不减味”,让消费者享受健康的同时也能享受美味。
 
而产品的延伸,在链接新的消费群体,特别是在吸引年轻消费者,以及增强品牌持续影响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品记者:
在标准化提升方面,涪陵榨菜集团有哪些引领作用?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上有什么规划?
 
袁国胜:
我们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将传统工艺参数化、标准化,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可复制的操作规范,推动产业发展。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我们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健全订单收购,推动原料端规范化;在加工端深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在市场端拓展国内外多元渠道,联动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中品记者:
乌江榨菜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境?又是怎么突破的?
 
袁国胜:
因为国外没有榨菜这一品类,所以出口过程中其归类及适用标准不明确,增加了出口的难度。同时,由于国外消费者对榨菜缺乏了解,如何有效进行海外宣传推广成为一大难题。第三个挑战则是建立海外经销体系,如何在海外寻找合适的销售合作方,也是需要探索的。目前,我们在三个方面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未来仍需努力。
 
中品记者:
涪陵榨菜是重庆“三宝”之一,乌江榨菜打造“国民下饭菜”品牌,您认为接下来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实现百年品牌愿景?
 
袁国胜:
目前,我们在下饭菜领域已有相对领先的优势。未来,我们将加大产品研发层面的投入,围绕消费者需求与时代变化,不断升级产品。同时,我们将坚守品质至上的理念,确保乌江榨菜每一包都是精品。此外,我们还将持续加强品牌宣传力度,与消费者保持充分的沟通。
 
我国拥有千年食用酱菜的历史,我坚信在未来,榨菜这一品类绝不会消失。我们将始终专注几个关键环节的工作,有信心打造出百年品牌。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