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需求锐减,以往我们也经历过经济起伏,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一般就业也受到影响,但从来没有像这次这么大。需求锐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一季度我们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下降19%,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在最困难的亚洲金融危机都没有发生这种事情,今年发生了。
那么,为什么需求会锐减?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和我们就业形势不好有连锁关系,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第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下降3.9%。而需求总是和收入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收入下降,需求也随之下降。
另一方面,中国是第一个走出疫情的国家,有很多省份事实上有将近三个月或两个半月是没有新增病例,但老百姓还是比较避险,不愿走到商场去买东西,这也是造成需求锐减的主要原因。需求锐减,企业就没有订单,延迟开工甚至裁员。
第二个原因是生产中断。由于疫情,企业生产没有像以往一样按时启动,虽然陆续有一些企业在启动,但是因为生产中断,有些企业已经缓不过来了。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有一段时间没有订单,它就不太可能转动起来,中小企业现金留存比较少。如果要生存下去,就要借贷,这样会加重负担,因此有些企业干脆选择不生产,这样也会造成很大的失业或者半失业问题。
第三个原因是复工复产比较迟缓。中国有很多省份在2月中旬以后就没有新增病例,但从上到下对复工复产还是比较谨慎的。
我认为,我们要建立起一种概念,就是疫情不太可能完全消失,在疫苗出来之前,我们或许只能和病毒为伍。疫情影响到底有多大?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教授做过一个研究,他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比例数据做出推算,疫情新增了400万失业者、增加了2600万因为疫情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主要是农村工人。这些工人工作没了,就留在农村,没有进城,我们就统计为退出劳动市场,没有统计在城镇劳动市场里面。还有7500万人休假不上班,很多人处于半休假状态,很多人工资可能要下降。这次影响是巨大的,全世界都一样,中国也没有幸免。
要想恢复就业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有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出现了企业倒闭的情况,特别是中小服务型企业。有企业倒闭,有新的企业出来,但是在需求复苏之前,新企业要想诞生是很困难的,大家都是在观望有没有需求,现在不太可能冒险投资一个的企业。
第二,企业裁员增效。困难的时候,裁员是降低企业成本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人员的工资再加上各种福利,开销非常大。在没有订单又没有生产的情况下,员工在这里,纯粹是消耗。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美国2008年、2009年的经济很困难,但是它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不是因为生产效率提高了,而是因为裁员太多,裁员增效是企业通常会做的。这种情况下,它可能就会换一种新的技术或者新的生产组织方式。一般而言,企业的这种裁员要想恢复过来,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三,我们看到在五一节期间,需求有所反弹,有些地方汽车消费同比增长30%到40%,但是这样的一个反弹,能不能持续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五一有节日效应,大家趁着节日期间赶紧消费;还有补贴效应,很多地方对消费品是有消费补贴的,这样会刺激大家去购买。但是这个补贴不会永远存在,如果补贴没有了,老百姓的消费热情能不能持续,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预测,要恢复就业需要非常长的时间。
但是也有一些好消息,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需求在增加。疫情期间,网络视频、网络会议、网购大幅度增加,游戏产业也大幅度增加。腾讯一季度的业务增长30%以上。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居家办公成为许多单位和个人的选择。有研究表示,居家办公的效率就是高一些,因为省了很多事。
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对于中国乃至世界就业市场可能会产生很深远的影响。第一是灵活就业,可以兼顾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可以照顾孩子;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就业,像沿海城市就业非常充分,很多企业需要人,但是招不到那么多人。有了居家办公之后,就可以在全国甚至全世界招聘,扩大就业规模。还有一个好处是出行量下降,大家不用赶早高峰、晚高峰,降低拥堵,降低大气污染。
根据智联招聘统计的远程办公企业招聘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发布远程办公职位小类中,今年一季度和去年四季度增加的前20位的职位,第一是助理秘书、文员,许多助理、文员的工作可以远程进行;客户呼叫中心、网络、游戏测试、新闻媒体运营、网电、软件测试、网络运营、实习生、网络产品专员、校对录入、网店运营、兼职教师、销售、家教、视频主播、房地产销售,排前20位的职位或多或少都是跟网络有关系的。
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可能存在季节性因素,但仍可以看出,是和互联网相关行业、可以远程办公的行业增长非常快。在未来趋势上,网络的发展会催生很大规模的居家办公、远程办公的需求。
按照学历、收入分组,发现本科学历远程办公增加最多,本科学历主要是一些中间职位,可能还没有达到管理层;但也不是低技术,低技术还无法远程办公。从收入来看,也是符合学历的要求的。远程办公增加比较多的是每月工资4000-10000元的范围,特别是8000-10000元/月的区间,增长非常大,其中很多人可能是做软件、互联网相关的。如果按照企业性质来分类,民营企业是最欢迎远程办公的,有3/4的民营企业有发布远程办公岗位,其他类型的企业都比较少,在1/4以下。
我们有一个疫情研究小组研究了疫情对出行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疫情之前,出行与往年没有任何区别。而春节期间,出行强度大幅度下降,特别是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下降非常严重。到了春节之后两周下降到最低点,然后开始上升。
从污染——二氧化氮的排放情况看,城市间差别不大。明显的是春节过后污染比往年下降明显,往年春节污染情况也在下降,而今年比往年下降得还多。春节两三周之后有所恢复,但是直到现在,我们的污染程度还是没有达到往年的程度。
二氧化氮主要是汽车排放,二氧化硫是工厂排放。出行造成的污染是因为复工后出行的人多起来了。二氧化氮排放的减少是由于疫情造成了人们就业和出行方式改变而下降,下降是非常明显的,一二三线城市差别并不是很大。直到最近,污染和往年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的确,疫情让大家改变了工作方式,改变了出行方式。
我们要化危为机,最近的两次危机中,中国都是赢家。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们很多地方都经历负增长,我们挺过去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组装工厂,所有的国家把中间产品运到中国,向世界其他地方出口。我们没有停留在世界工厂上面,而是慢慢往高端转移。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又成为赢家,我们因为对冲击应对有方,经济又大上一个台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一次疫情,整个世界产业链在发生重组,中国是首先走出疫情的,首先复工的,所以我的判断是,中国在这次危机里又可能占得先机,很多人说疫情来了,世界发生“去中国化”,我觉得这个判断可能是偏离了实际情况。我的判断是恰恰相反,中国会再一次占得先机。
作者 姚洋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本文根据姚洋在2020中国人力资本国际管理论坛发言整理而成,文章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