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剖析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杨莉仁 发布时间: 2025-10-16 17:07:42

摘要

深耕品牌绽放市场新篇,全链攻坚,破局突围,蓝图再绘。

近年来,吉安市把打造“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作为重要切入点,以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商标管理、包装设计、网点布局、品牌宣传、销售渠道5个统一,产品出口中东、东盟、欧洲等地区。2024年“井冈山”品牌农产品销售额达130.78亿元,同比增长75.8%,授权产品平均溢价达21.8%,带动全市50万户农户人均年收入增长6.8%以上,位列“2024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aP100”第7位,品牌价值122.89亿元,实现了品牌价值和产品销售“双向奔赴”,产业增效和群众增收“同频共赢”。
 
全链攻坚
从顶层设计到落地生根的方法路径
 
顶层设计定盘,构建品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平台协同、要素支撑的推进机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涉及公共利益、资源整合、长期规划、品质监管等方面,且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细化明晰功能定位,完善内部运行机制,走市场化之路,共同推进品牌建设。三是要素支撑保障。市财政每年整合财政专项资金3100万元,支持品牌形象塑造、品牌宣传推广、品牌营销、品牌服务、平台建设等。市农业农村、财政、市场监管、海关等部门与各县(市、区)协同作战,引导授权企业、产业主体、农户攥指成拳、抱团推进,共商品牌发展、共享品牌成果。
 
多维传播管理,夯实品牌建设基础。一是加强商标管理。积极推进商标扩项注册,申报集体商标和海外商标。二是持续提升品牌形象。引入专业机构对品牌进行全案设计,讲好品牌故事,开发文创产品,全面提升品牌形象。三是加大品牌宣传。深挖吉安“红、绿、古、新”文化内涵以及千年传承的农耕习俗,多角度展现品牌形象。
 
固本培元强基,厚植产业支撑优势。通过建基地、引主体、育大户、扶龙头,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43家。积极探索土地入股、中介服务、大户承包等多种模式,集中流转土地,连片整体经营,全链精深加工,不断做大产业规模,带动发展富民产业面积达779.5万亩,为品牌发展提供优质农产品。
 
围绕井冈蜜柚、井冈软粘、狗牯脑茶、泰和乌鸡等一批优势单品,建成一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培育一批现代化种养企业,带动一批农户参与到井冈山品牌建设中,以品牌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成功落地泰和乌鸡“盒马村”“京东农场”、井冈黄桃“盒马村”3个高品质直采基地,与东莞润丰集团合作建立了48家果蔬直供港澳基地,推动富民产业向标准化、高端化迈进。
 
多元营销破圈,打响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线上:主流电商平台活跃农产品店铺1727家,在万安、永丰等6个县建设抖音直播基地,打造了“泰和乌鸡”“水南腐竹”“井冈糯米笋”等26款年销售破千万的榜单爆品,2024年品牌授权产品电商销售额32.8亿元。线下:举办品牌发布会、招商推介会、选品会、年货节、高铁首发等各类品牌营销活动10余场,组织品牌授权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20余场。在北上广深等地布局品牌官方旗舰店17家,249款优质农产品入驻高端商超餐企,142款优质农产品入驻大型批发市场。深入对接壹路集团等出口企业,推动井冈茶叶、井冈蜜柚、井冈蜜橘、井冈黄桃等多批优质产品走向“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井冈山品牌农产品累计出口额达11亿元。
 
破局突围
建设瓶颈的攻坚实践与创新机制
 
应对品牌意识与协同机制的挑战。初期,部分企业和农户对公用品牌认知不足,存在“搭便车”“赚快钱”的心态,甚至出现个别企业冒用品牌、以次充好的情况。为此,我们建立了“双严”机制:严格品牌授权。成立品牌授权管理委员会,制定授权管理办法、品牌授权产品目录,规范准入退出机制,对未落实统一包装、未纳入溯源系统、影响品牌声誉的企业或产品予以退出处理。
 
严控产品品质。建立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产品溯源系统,将品牌授权产品、授权企业全部纳入溯源系统管理,全方位实现扫描即查。完善“企业自检+第三方认证+政府监管+质量溯源”质量保障机制,让每一款“井冈山”农产品都是市场“硬通货”。
 
应对产业链短板与市场对接的挑战。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深加工率不足、冷链物流覆盖率较低,特别是偏远山区的竹笋、食用菌等产品,遇到雨季容易滞销。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强链补链”措施: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广东温氏、福建傲农等龙头企业,深耕精深加工赛道,2024年引进的112个农业产业项目中,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占比达71.4%,投资额达136.6亿元。
 
二是布局冷链物流网络,采取集供集采、奖补支持等措施,推进快递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全市现有冷链企业27家,各类冷库611个,建成冷库库容超过万吨以上的县(市、区)有6个。
 
随着江西供销(吉安)冷链物流园、江西玉峡医药冷链物流仓储项目、万安县数智物流园、安福农批冷鲜城等项目建成投产,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峡江、万安等县(市、区)为节点的全市冷链物流骨干网基本形成。
 
应对品牌溢价与消费者认知的挑战。
 
过去,不少农产品有特色、有名气,但价格和效益不高,优质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我们的破局点在于借助井冈山的影响力、公用品牌的公信力,以及产地生态、产品绿色的竞争力,让井冈山品牌受到市场青睐,产品价格走高。
 
蓝图再绘
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升级与规范
 
品牌培育需要久久为功、接力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推进品牌建设不断升级,规范品牌建设做法,做强品牌、做旺农业,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以数字化赋能品牌升级,构建“智慧农业”生态。数字化是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的重要手段,依托数字农业平台,打造智慧农业新业态。
 
以品牌为引领延伸产业链,打造“大农业”格局。在巩固现有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拓展三个方向:“品牌+文旅”“品牌+康养”“品牌+深加工”。
 
以开放合作为动力拓展市场,迈向“国际化”舞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认证,推动井冈蜜柚、井冈大米等产品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美国FDA认证,突破贸易壁垒,推进“井冈山”品牌海外商标注册;搭建国际营销网络,探索在海外华人聚集区开设“井冈山”品牌旗舰店、海外仓,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活动,让海外消费者通过农产品了解中国文化、井冈山精神。
 
品牌强则农业强,我们将坚持高标定位、务实推进,持续唱响井冈红、生态绿品牌,让更多的“井冈山”优质农产品走出吉安、叫响全国、迈向世界,让“好生态产出好产品、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努力书写好品牌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这篇大文章。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