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决电量焦虑的“续命神器”,到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安全隐患”,
曾经风光一时的充电宝行业,在短短数日之内便从备受青睐跌入舆论漩涡,
陷入将迎来高质量发展变革与时代新起点。

罗马仕被召回
“没有倒闭,感谢关心。”7月3日深夜,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马仕”)官方发布了一条微博。
在经历高校禁用、产品被禁止携带登机、大规模产品召回等一系列事件后,这家行业巨头的一举一动均被密切关注。而就在发布“没有倒闭”声明不足50小时后,罗马仕于7月6日凌晨正式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
目前,罗马仕电商平台自营店铺上的充电宝产品已全部下架,仅有充电器和数据线在售。
而参与召回的消费者也分享了自己的退款进度,显示当前排在19万位以外,预计需要15~30个工作日到账。
这场席卷了整个充电宝行业的风波,源于北京多所高校的一纸“禁用”通知书。
2025年6月,多所北京高校学生发帖称保卫处下发通知:接上级主管部门提醒,近期发现20000毫安的罗马仕牌充电器在充电时,相较其他品牌型号充电器,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如持有使用,建议立即舍弃,以防发生危险。
6月18日,罗马仕宣布召回计划,召回三个型号的移动电源共计491745台。称因部分电芯原材料在极端场景下可能产生风险,存在安全隐患,主动召回,并公布召回的产品型号及产品批次。
而针对充电宝的安全管控与防范,迅速从校园蔓延至机场。
6月28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自己的充电宝因没有CCC标识,不被允许带上飞机,从网友分享的现场图片显示,成筐的旅客充电宝在机场被拦下。
其他电子产品也同样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网友反映:“哪怕是这种徕卡、佳能、尼康原厂电池,无论多少毫安,只要没有3C标志,6月28日开始也不能带上飞机了。”

一时间,充电宝的安全隐患迅速演变为全民性话题。
除此以外,顺丰速递、京东快递、菜鸟速递、极兔速递等多家快递公司陆续发布通知,明确禁止揽收罗马仕和安克创新召回的问题充电宝,但在具体执行上,各家快递公司略有所不同。
什么是3C认证
今年以来,旅客携带的充电宝等锂电池产品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频繁多发。中国民航局因此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CCC认证标志(俗称3C标识)、CCC认证标志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一时间,很多消费者都在查找自己的充电宝是否含有CCC认证标志。那么什么是CCC认证?为什么要将充电宝纳入CCC认证监管?充电宝CCC认证从何时开始执行,是否有强制性?
据了解,CCC认证(ChinaCompulsory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我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依法实施的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
为加强充电宝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于2023年3月发布《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将充电宝及其关键部件——锂离子电池(也就是电芯)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就是CCC认证管理,明确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及电芯,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目前充电宝加施CCC认证标志的主要方式为印刷或模压标志,即产品本体上印制有CCC认证标志图案。此外,充电宝也允许粘贴标准规格CCC认证标志。当然,CCC认证标志不能在市场上流通,网上售卖的含有CCC字样的标志均不合法。
除CCC认证标志外,充电宝上还有一些标识需要了解。
印着一个循环圈,并且圈内带一个数字的图标,意为充电器可以循环使用的年限。如果数字是“5”,就意味着它可以循环使用5年,如果超过这个年限最好不再使用。

垃圾桶上覆盖一个叉的图案标识,意思是不能放进垃圾桶内,要经过专业的回收才可以。带有箭头的循环三角形标志,同样提醒人们,在无法使用后,将它送去回收,而不要把它当作垃圾扔掉。废弃不用的充电宝,要浸泡在盐水中24小时以上,让电池快速失效,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扔掉。
还需注意:如果充电宝异常发热,或者鼓包,应该立即停用确保安全。万一充电宝起火了,最好的灭火方式是用水浇灭它。
矛头指向市场
充电宝自燃究竟有多危险?
此前,浙江杭州萧山消防救援大队开展了一场实验,发现当充电宝自燃时,10多秒的时间就能狂飙到400℃!
工作人员介绍,实验用的都是常见的便携式充电宝,容量均为1万毫安时。实验过程中,工作人员把充满电的充电宝放置在操作台上,随后,手持老虎钳夹住电池的正负极,人为造成短路。
10多秒钟后,大量白烟从充电宝内喷涌而出,一股浓烈刺鼻的气味迅速弥漫在整个实验区域。而测温仪显示屏上的数字急剧攀升,已经超过400℃。充电宝自燃的危险性不言而喻。
从民航局发布新规,到多个头部品牌因电芯问题召回产品,再到快递行业和电商平台的快速响应,尽管不少企业和行业迅速做出了响应,但在这一过程中,最为摸不着头脑的仍是消费者。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电芯技术经过数次迭代,已基本渐趋成熟,为何还会引发大规模的安全隐患?业内人士将矛头进一步指向了市场内卷和价格战。
电芯为充电宝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市面上的充电宝由三个部分组成:电芯、电路板及外壳。充电宝成本中电芯占比高达60%—70%。低价电芯因成本优势占据市场70%份额,但多为一致性差的降级电芯或梯次利用电池。部分厂商为打价格战被迫采用低价电芯,埋下安全隐患。
电芯作为充电宝的“心脏”,成本占比高达50%。行业人士分析,一个用料扎实、具备安全保障的1万-2万毫安时充电宝,合理成本在百元上下;若再叠加设计包装、渠道铺设、营销等支出,百元价位段产品利润空间极为有限,容易在关键用料上妥协。有业内分析指出,近年电商平台售后与召回案例也集中在百元价位。
据了解,罗马仕充电宝便是以“高性价比”而广受欢迎,此前售卖的充电宝价格多在百元以内。
行业亟待规范
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移动电源市场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源消费市场,占比达38.7%。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1.7万余家充电宝相关企业。
据观察,目前60%的充电宝企业都是采用代工模式,实际上就是品牌方自己不生产,主要注重于这个产品的设计和线上的营销,对整个工厂和质量的管控是有一定疏忽的。
工作人员将充电宝投入火中,充电宝立刻爆燃

业内人士介绍,造成电芯起火爆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原材料是否优质,以及制作工艺是否合规。而想要真正规避未来的安全隐患,不仅仅要给充电宝产品进行CCC认证,也要对生产企业的资质等有严格的控制。
在价格之外,充电宝行业从业者对CCC认证认知仍有不足,“也缺乏敬畏心”。
充电宝行业不同于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此前没有国标强制规范认证。直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2023年7月19日发布《锂电池、充电宝质量安全有了“新保险”》,明确自2023年8月1日起国家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
不仅是罗马仕,所有企业均在这两年经历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慢慢走上规范之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随着标准升级以及市场洗牌带来的改变,充电宝的合规成本也会进一步上升。
分析师表示,从行业洗牌角度,此次事件正成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转折点。中小品牌若无法承担更高成本的合规电芯,将面临停产风险;而头部品牌则转向技术驱动,如安克创新推出“智能断电”充电宝,罗马仕研发石墨烯电芯技术,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品质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