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对外表示,自治区市场监管系统创新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通过靶向施策、科技赋能、全链发力,推动肉制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把专项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强化系统谋划与顶层设计。局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明确“清源、净流、固防”三大目标,细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责任清单,建立“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抓落实”三级联动机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拉网式”检查生产主体7994户次、经营主体95548户次,整改问题4021个。以“零容忍”态度打击违法行为,立案880件,罚没款224.83万元,移送涉刑案件40件、违纪线索4条。
同时,该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推出惠民举措。开展“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累计抽检肉制品1459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0批次。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指南针”行动,组建监管骨干与行业专家研判团队,精准识别风险点15个。开设“周五专家会诊日”,组织500余家肉制品企业“问诊求医”,现场解决原料管控、工艺优化等难题49个,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管控能力。
此外,该局构建数字化监管体系,搭建食品生产风险防控预警系统,实现肉类产品从养殖到餐桌全程可追溯。系统已收录260家获证屠宰场、12.24万户生产经营者的信息,追溯下游分销商16.4万户,生成追溯单据358.6万单。创新“政企共建”模式,引导7家联合实验室落地,吸引200余家企业加盟,每年为企业节约检测成本超过1000万元。
为筑牢长效共治防线,该局构建“全链条监管+多维度联动+制度化保障”治理体系。在监管环节,实施“生产端清源、流通端拦截、消费端守护”全链条管控,打出“封存+下架+关停”组合拳,重点整治低价肉冒充高价肉等违法行为。在协同机制上,深化“行政+公安”三级联动,推行“微罚快办”“行刑衔接”机制,形成跨区域协同整治合力。在制度建设上,建立信用分级监管机制,自治区肉制品生产企业获评A级289家、B级344家、C级55家、D级9家,公示守信企业7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构建“发现—处置—反馈”闭环,筑牢社会共治防线。










中国品牌网
中国品牌杂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