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创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以加强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多部门多事项融合监管为抓手,推动该机制走深走实。2021年至2025年,全省各部门累计通过该机制检查经营主体18.5万户,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在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方面,四川全面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根据信用风险水平实施分级分类抽查,对食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实行重点监管。在登记事项、年报和信息公示等环节,结合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特点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不断提升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川创新构建“警示监测+随机抽查”机制,对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实施靶向检查。指导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探索触发式“双随机”抽查,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构建监管数字地图,实现“风险+定位”一图展示,精准提示辖区企业风险,引导执法人员精准检查。同时,开发“双随机、一公开”移动监管App,整合任务接收、现场检查、数据采集、结果录入、查询预警等功能,实现抽查任务“掌上查、随时录、实时传”。
在融合监管方面,四川将登记事项和公示信息检查作为通用项目融入专业领域抽查,推动“进一次门、查多件事”。指导资阳市将经营主体登记、公示信息、行政许可备案等23个事项纳入通用检查清单,实现“一次检查融合多事项、抽查检查融合多任务、检查结果融合多部门”。指导德阳市统筹全市“双随机”计划,按照“能联则联、应联尽联”原则推进联合监管。
四川还探索跨区域跨部门分类抽查机制。指导泸州、广元等地与重庆、陕西、甘肃等毗邻地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合作,推动川渝陕甘区域信用监管一体化。指导泸州市与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部门,依据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对校外培训企业实施联合抽查。指导广元市与汉中市、陇南市签署跨区域联合监管协议,协同监管83万户经营主体。
目前,四川省已建立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厅等8个省级部门,聚焦民生关注的检验检测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建立综合监管和结果共享互认机制,推动部门联合监管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