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约谈携程、同程、抖音、美团、飞猪等五家涉旅平台企业,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坚决制止价格乱象,维护公平、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
集中约谈涉旅平台剑指乱象
约谈会上,贵州省市场监管局针对相关平台企业可能存在的实施“二选一”、利用技术手段干预商家定价、订单生效后毁约或加价、价格欺诈、哄抬价格等问题进行了通报,进一步提示了违法风险;要求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履行平台主体责任,切实加强自律和合规建设;立即开展全面自查自纠,禁止价格欺诈、哄抬价格、价格串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具体来看,首先是强制“二选一”行为。部分平台可能通过技术手段或协议条款,迫使商家“站队”,限制商家的经营自主权和市场竞争。
其次是技术干预定价。OTA平台普遍采用自动调价系统,这些系统会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用户画像等数据实时调整价格,甚至通过“逐步开放”房态分批涨价的方式,导致价格不透明。
再次是订单生效后毁约加价,消费者预订成功后被单方面取消订单或临时加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再次是价格欺诈与虚假宣传,以虚构原价、模糊标价、“阴阳菜单”等行为误导消费者;最后是价格串通与哄抬价格,部分平台与商家联合操纵热门景区、节假日住宿价格,扰乱市场秩序。
将事后罚单转为事前引导
消息指出,下一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将对相关平台企业竞争态势保持密切关注,对顶风违法,整改不到位的平台企业及平台内经营者,将依法从严从快查处,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坚决维护我省旅游市场良好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家表示,此次约谈标志着监管从“事后罚单”转向“事前合规引导”,平台需以“技术透明化、规则人性化、监管协同化”重构商业模式。
短期来看,对照《价格法修正草案》开展算法合规整改,建立价格异常响应机制;长期来看,可通过信用共享、创新让利构建行业共生生态。随着20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落地及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在线旅游行业将步入“良币驱逐劣币”的高质量发展周期。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旅游消费热度攀升,与之相关的投诉事件也成为网络维权的热门话题。
中消协公布的《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旅游投诉量同比增长63.24%,上升明显。在投诉对象方面,酒店、航司、导游、网约车、OTA平台等都曾因精准踩中消费者的“雷点”被“送上热搜”。
报告显示,2024年旅游出行住宿行业投诉量的增长与假期密切相关,“五一”和“十一”假期前后,投诉量显著攀升。此外,春节返乡返岗和寒暑假出行也使得投诉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
这一走势表明,假期旅游出行需求集中释放时,OTA平台预订纠纷、网约车服务质量、机场航司手续费高等问题更为突出,推动投诉量阶段性上升。
贵州发布“避暑季”价格秩序倡议
对此,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召开规范旅游业价格秩序工作会议,会上,贵州省内多家涉旅行业协会(商会)就维护贵州“避暑季”价格秩序发起倡议。
贵州省旅行社协会、贵阳市旅游业协会在倡议中提出,各经营者要加强行业自律,自主制定的市场调节价格应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守信原则。
针对住宿、餐饮领域存在的临时加价、“阴阳菜单”等问题,贵州省民宿协会、贵州省餐饮行业商会联合发出《规范餐饮、住宿行业价格行为倡议书》,要求行业内各经营者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在经营场所或商品服务结算页面明码标价,杜绝采用虚假价格手段误导消费者,坚决抵制价格欺诈。
此前的7月31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还发布了《关于规范“避暑季”住宿行业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函》(下称“《告诫函》”)。
要求各住宿业及第三方平台经营者要严格遵守价格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合理制定住宿服务价格,诚信经营,不得扰乱住宿市场正常价格秩序;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标价内容真实明确、清晰醒目。
在第三方平台等渠道预订房间订单生效的情况下,不得单方面毁约,不得擅自提高价格。
第三方平台不得利用技术手段擅自调整住宿业经营者公示价格;严禁采取虚构原价、虚假打折、模糊标价等手段误导、欺诈消费者等。
《告诫函》明确,经营者违反明码标价规定的,将给予5000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违法情节较重,构成价格欺诈的最高罚款50万元,构成哄抬价格的最高罚款300万元,构成相互串通、操纵客房价格的最高罚款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