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品牌召回135万件充电宝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发布时间: 2025-10-28 19:54:58

摘要

2025年上半年,充电宝自燃事故及CCC认证问题广受社会关注。

2025年上半年,充电宝自燃事故及CCC认证问题广受社会关注。针对此前多起充电宝产品自燃事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江苏等地进行督导,并开展线索排查、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 
 
深 圳 罗马 仕 科 技 有 限 公 司(以下 简 称 “ 罗马 仕 公 司 ”)、安 克 创新 科 技 股 份有 限公司(以下 简 称 “ 安 克创 新 公司 ”),以 及小 米 通 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公司”)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超过百万件。
 
 
135万余件充电宝被召回 
 
9月25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今年以来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工作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雷光程表示,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充电宝产品安全问题。针对多起自燃事故,总局成立充电宝召回督导组赴广东、江苏等地进行督导,组织广东、湖南、北京等11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索排查、缺陷调查和召回工作。在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影响下,对三家企业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产品实施召回,涉及数量共计135万余件。 
 
其中,罗马仕公司累计召回充电宝16.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34.1%),退款金额2283.7万元。安克创新公司累计召回56.5万件(占召回总量的78.7%),完成消费者退款8566.4万元。8月29日宣布召回的小米公司累计召回1.7万件(占召回总量的12%),完成消费者退款270万元。
 
鉴于涉事充电宝产品销售渠道主要为电商平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电子商务经营者、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销售消费品召回监管的公告》规定要求履行线上召回主体责任,发挥网络召回方便、快捷的作用,召回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同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召回计划,畅通召回渠道,协调企业选择固定合作的快递公司,为退货渠道不畅的消费者提供上门收件服务。规范召回产品的无害化处理流程,建议企业指导消费者对移动电源无害化处理后直接退款、无需寄回。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根据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要求,通过消费者投诉等渠道,对充电宝企业进行全覆盖缺陷线索信息排查。督促企业对确认存在缺陷的产品严格做到“应召尽召”,对违反《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要求、隐瞒缺陷、落实召回措施不力等行为的企业,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完善CCC认证制度体系 
 
“近期,充电宝质量安全事件连续发生,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对此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不断完善CCC认证制度体系,全面强化充电宝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称,“在加强充电宝认证监管方面,市场监管总局结合充电宝及其关键安全部件锂电池的生产过程和产品风险,印发《关于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的公告》,在认证模式中增加获证前初始工厂检查和获证后‘不预先通知’飞行检查频次,型式试验样品由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进一步加大CCC认证把关力度。” 
 
为进一步强化CCC认证把关力度,开展认证“回头看”行动。组织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对已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锂电池产品深入排查。同时,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CCC认证从业机构2025年“双随机、一公开”检查范围,目前已基本完成相关CCC认证机构和实验室全覆盖检查,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判处置。
 
据悉,“回头看”期间,有关认证机构已暂停充电宝、锂电池企业CCC认证证书近9000张,撤销证书600余张。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通过CCC认证联网核查机制向主要电商平台定期通报被撤销、暂停CCC认证证书的产品和企业信息,督促其立即下架涉事充电宝产品,并严禁售卖带有CCC认证字样的标志标识和贴纸。目前有关电商平台共拦截相关链接约8万个。 
 
加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相较于传统售假犯罪,利用电商渠道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侵权成本更低、营销模式更新、售假渠道更隐蔽、治理难度更大。今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加大网售产品监管力度,组织开展了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以电动自行车、移动电源等10种重点产品为突破口,构建生产源头赋码、平台验码亮码、消费者识码用码的全链条监管机制。目前,淘宝天猫、快手、拼多多等10家平台企业已联合发起倡议,带头强化赋码产品入驻核验,自觉售卖赋码产品,并在商品界面持续亮码,共同推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落实。 
 
“我们将持续加强网售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把‘商品售卖类平台企业合规发展’纳入全市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并大幅加强网售产品监督抽查覆盖面和频次,较2024年同期抽查品类、抽查批次实现‘双翻倍’,对不合格产品严格溯源追查、依法处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泽楠说,今年以来,平台商品售卖类接诉即办诉求量同比下降15%,产品质量监管线上发力、惠及民生的成效初显。
 
疏堵结合,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司长王胜利介绍,今年以来累计帮扶企业10.3万家,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助力企业增加工业产值118.8亿元,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下一步,我们将严查风险隐患、压实各方责任、严格监管执法,同时深入推进质量技术帮扶工作,持续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态势,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王胜利说。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