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店长”的流量狂欢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王亚璇 发布时间: 2025-10-28 15:15:16

摘要

“ 一日店长”模式逐渐成为线下营销活动的宠儿,吸引来众多明星网红的参与,深受年轻人的追捧。

 
 
今年“十一”假期期间,上海静安张园、南京西路、徐汇滨江、虹口北外滩等人气商圈有多个知名品牌举办“一日店长”活动。甚至有一时尚品牌在上海2家门店共安排8位“一日店长”,轮流上岗。如今,各类营销方式百花齐放,而“一日店长”模式也在悄然兴起,逐渐成为众多品牌的“流量利器”
 
“一日店长”火爆出圈
 
如果你在逛街时,看到一家门店里大排长龙,等待的顾客穿着时髦,高举手机对准收银台处的俊男靓女拍摄,还不时发出尖叫和欢呼声,疑似误入追星现场,那大概率是碰上了“一日店长”活动。
 
“一日店长”,顾名思义就是品牌或店铺邀请明星、网红或普通消费者临时担任门店管理者,通过体验导购、收银、产品介绍等日常运营活动,为门店引流、增强消费者互动并提升品牌影响力的短期营销策略。这一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时尚圈。
 
2016年,明星林志玲以“一日店长”的身份亮相,为浪琴品牌进行宣传。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一日店长”的概念走进大众的视野。
 
自“一日店长”模式盛行以来,该模式也在一步步扩容——从明星、网红到品牌高管甚至是素人消费者都被引入其中,活动形式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站台互动,扩散到了拍照送小卡、贴脸互动等。
 
近年来,“一日店长”模式的热度不断攀升。据小红书数据,“一日店长”话题浏览量突破2.3亿,相关讨论超137.6万。抖音上,#一日店长#话题的播放量更是惊人,已有9.9亿次,而与其相关的视频内容,播放量也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在微博平台,#一日店长凭什么让年轻人集体上头#这一话题也一度登上了热榜。
 
通常情况下,“一日店长”活动能为品牌构建多阶段、连贯性的流量增益。预热阶段,品牌通过社交平台提前释放信息,激活艺人粉丝群体的初始关注度;活动当日,除定向吸引粉丝外,艺人效应与多元互动形式还能有效捕获大量路人流量;活动结束后,参与者发布的图文、视频等内容会在社交平台二次传播,为品牌带来持续的长尾关注度,最终形成完整的流量闭环。
 
此前,LINLEE林里·手打柠檬茶品牌邀请明星周柯宇以暖冬星推官身份参加线下快闪活动,周柯宇同时担任“一日店长”,在现场DIY柠檬茶并与粉丝互动。
 
同时,LINLEE林里与周柯宇合作推出了许多周边,例如限定宇航鸭、展示盒、联名杯套和纸袋,周边系列的设计元素围绕周柯宇展开。在线上线下吸引来众多粉丝的热情参与。而另一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则是邀请了网红博主担任“一日店长”。
 
根据公开数据,今年4月,其邀请“夏天妹妹”“煎饼果仔”两位博主担任“一日店长”,活动当天,参与门店总出杯量突破1000杯,门店GMV营收日环比增长100%,月同比增长240%。
 
目前为止,美妆、餐饮、服饰以及快消等多个行业都有不少品牌采用这一模式开展营销活动。可以说,在流量竞争白热化的当下,“一日店长”正成为品牌营销的破局利器,持续点燃着消费者的参与热情。
 
极具性价比的模式
 
“一日店长”的火爆,离不开一个关键因素——性价比。
 
对品牌而言,邀请明星网红担任“一日店长”,不仅成本低于传统的签约代言人等方式,还能带来更高的合作灵活性。由于“一日店长”以一次性合作为主,与绑定长期代言人的合约成本与风险管控压力相比,该模式无需承担长期维护成本,也避免了代言人可能出现的“塌房”等负面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影响。
 
这种相对轻量的活动就意味着周期短、产出快,且可灵活根据品牌预算和发展阶段做定制化选择,选择性多且可控性强。
 
“品牌请明星代言主要是为了奠定品牌调性,但让他们来线下活动的报价是很高的,百万级别甚至更高金额的代言框,还必须经过很长的审核周期。”业内人士透露,“一日店长”相比于独立代言人,能连接的明星博主数量会更多,击穿的消费圈层也比独立代言人更广泛,而且整体花费相对较低。
 
书亦烧仙草“一日店长”活动海报
 
如果只是为了在线下营销造势,网红比明星划算,就算是千万级别的大网红报价也不会超过6位数,整个活动执行起来也会更快更方便。
 
另一方面,“一日店长”的兴起更像是“握手经济”的延伸。“握手经济”的诞生与偶像产业紧密相连,粉丝们只需要购买专辑,便能获得10秒握手互动时间,让原本遥不可及的偶像变成触手可及。
 
在传统商业交易中,消费者多关注产品功能、价格等实用属性。而在“握手经济”中,消费者愿意为与偶像互动、获取情感体验支付额外费用。它打破传统交易的冰冷感,使消费过程充满温情和温度,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
 
“一日店长”模式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不仅是简单的购物体验,而是类似于“粉丝见面会”。只需要到店购买产品,便能享受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艺人的热情服务,甚至还能合影、聊天、握手。这种近距离的互动形式,让消费者在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收获了更多独特的情感体验。
 
因此,这种模式的性价比和稀缺性,让消费者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这也使得品牌能够借助明星的影响力,将粉丝的情感偏好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销量和品牌的知名度。
 
焦虑的不只是品牌
 
而在“一日店长”热度的背后,流量焦虑的也不仅是品牌。
 
品牌主办方能从“一日店长”活动中获得线下消费者的驻足。而对于艺人和网红,从这份差事上获得的流量关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会。据业内人士介绍,对于一些本来知名度就很高的品牌而言,根本不愁找不到一日店长的人选。行业内大部分小百万粉丝级别的网红合作都以互勉为主,会报销差旅住宿费和当日工资,但不会额外再给一笔坑位费了。
 
尽管大多数非头部艺人或网红,他们在本职赛道上并不缺乏工作机会。但线下直接与更多人群的接触,以及被品牌选中后的信任背书,能与品牌绑定的商业价值,不仅能打破固有粉丝圈层进行吸粉,也能让其商业履历增色不少。
 
因此,甚至出现了主动“倒贴”也要当“一日店长”的现象。“现在也有一些咖啡店或者书店会开放门店供博主们进行一日店长活动。”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博主出于涨粉需求或者线下粉丝见面活动需求时,会主动选择包下门店一天,自己招待客人和粉丝,对外宣传是“一日店长”合作模式,实则是自己掏几千块钱。
 
此前,BM风流行之时,社交媒体上就出现了不少当上“BM店员”就是得到了美貌证明的论调。而如今,当上“一日店长”就像勋章一样,成为对流量和商业价值的双重证明。
 
一日热度转向长久
 
然而,随着“一日店长”模式的兴起,不少问题随之浮现,甚至引发了一些消费者的不满。
 
对于粉丝来说,“一日店长”活动是难得的活动机会。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社交平台上,就有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表示“自己只想买个东西,撞上‘一日店长’活动后挤得连路都走不动。”通常情况下,“一日店长”活动会让门店迎来较平时多出数十倍的消费者,极易造成门店运力超负荷,现场秩序难以维持。
 
同时,由于嘉宾往往不具备专业服务经验,而店铺原有人员也需分担更多接待与安保职责,部分顾客体验感明显下降。对于不熟悉活动流程的消费者来说,出现排队混乱、接待缓慢、导购缺失等情况时,自然会产生抵触和厌烦心理。
 
此外,当品牌一味地复制“一日店长”模式,而忽略了品牌的自身调性的时候,不仅无法吸引新的客群达到破圈效果,还会引发原有客群的不满。
 
今年2月,泡泡玛特旗下IP小野品牌首店开业时举办的“一日店长”活动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在泡泡玛特官宣该活动的评论区下方,小野的粉丝们质疑“策划夹带私货”,认为两位受邀的网红过往未发布小野相关内容,与小野IP无关。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一日店长’可以偶尔作为锦上添花的活动,但品牌们不该本末倒置,为了办营销活动而忽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比起重视颜值情绪消费这一细分领域,不如在每个消费者都在乎的品质和服务上多上心一些。”
 
事实上,任何一种营销手段都只是品牌传递价值的桥梁,而非替代价值本身。当品牌过度依赖形式化的内容营销,而忽视产品创新与用户真实需求之间的连接时,短期的热度终将难掩长期发展的乏力。
 
一时新鲜感褪去后,品牌更应将重心转向如何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如何优化消费者的服务体验等核心问题。未来,唯有回归商业本质,深耕产品与服务,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排队等待与“一日店长”互动的消费者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专访临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国雄 专访“戎子酒庄”董事局主席张文泉 专访“野里垣”总经理张利州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