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终于撕下“中国山姆”的标签,开始走自己的路了。
今年年初,盒马新任CEO严筱磊发布全员内部信,称过去一年,盒马在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的基础上实现了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过50%。
盒马开启了双位数增长的时期。

盒马不执着“移山”了
盒马舍弃X会员店了?
继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苏州相城店、南京燕子矶店等宣布停止营业后,8月5日,全国最后一家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确认该店将于8月31日停业。至此,所有盒马X会员店将全部停业。
走进森兰商都店,店内绝大部分区域已空空荡荡,少部分剩余商品以1折到3折的清仓价出售,引来市民最后一波“捡漏”。有顾客买了一车原价359.3元的商品,最后只付了32.4元。
名酒区的货柜,只有装茅台的柜架上还有部分酒。工作人员指着空货架说:“那些柜子空的都是折扣酒,当时每人限购五瓶,早就卖空了。”
据悉,盒马X会员店是盒马集团旗下的会员制商店,是仓储式会员制赛道里首个中国品牌。采用仓储式货架,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设置门店周边5到20公里的到家服务,为会员提供最快“一小时达”的线上配送。盒马的目标很明确:大力发展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PB)商品,以此走出中国零售业的高速健康发展之路,甚至超越传统电商。
作为对标山姆的高端业态,盒马X会员店最初确实踩中了市场需求。2022年初,盒马X会员店的会员数已达200万,相当于当年山姆400万会员数的一半。但高端会员店的定位,与盒马自身“低价快速扩张”的战略根本无法兼容,仅巅峰时期也只开了10家。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初盒马尝试独立融资时,估值达100亿美元;到2023年6月启动港股上市计划时,估值降至60亿美元;而去年4月有消息称盒马与华润洽谈战略入股时,估值已缩水至38亿美元。
盒马还是“很能打的”
持续亏损状态下,阿里将“卖身”盒马的传言开始流传。内忧外患下,盒马迎来管理层大换血:侯毅退休,由CFO严筱磊接任。严筱磊上任后,立刻推出“三板斧改革”方案:回归用户价值、聚焦发展方向、推进组织建设。
首先是回归用户价值。2024年,盒马围绕市场需求趋势,推出了围绕“健康”和“方便”为中心的新品,并加大本土特色产品的开发,仅去年,自有品牌销售占比已达35%。自有品牌也助力盒马敲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截至目前,它已进入北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市场,韩国和日本市场也在其未来规划中。
其次是聚焦发展方向,砍掉了10种非核心业态,收缩X会员店,仅保留盒马鲜生和盒马NB(NeighborhoodBusiness)两种业态。
盒马鲜生坚守一二线城市,主打“品质+即时配送”,服务品质人群;盒马NB则以折扣店形态攻入县城,接盘永辉等传统商超退出的市场。形成“高端市场深耕+下沉市场渗透”的双轨策略。
最后是推进组织建设。严筱磊推翻此前“三大事业部+三大中台”的“三横三纵”架构。在双线战略下,由她直管盒马鲜生、李国负责NB事业部。2024年底,严筱磊发布全员内部信。她在信中回顾,公司过去一年聚焦于盒马鲜生和盒马NB,前者复制成功模型,后者打磨最优模型。公司平均每5天开出一家新店,并进入了21个新城,实现了顾客数量50%的增长。这也是盒马成立以来的历史最佳成绩。2025年4月21日,盒马集团实现了全年盈利(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这是盒马自2015年成立以来,首次全年盈利。
不得不说,有目标感的盒马,还是“很能打的”。
讲好“新零售故事”
务实的打法,让盒马不再执着于完全照搬山姆,或者“移山”,它找到了自己的路。比如,盒马在更多非一线城市找到自身定位。依靠自有爆款产品和创新的垂直供应链模式,在低线城市替代闭店后撤的永辉、沃尔玛、家乐福、人人乐等传统商超门店,将更多好商品以更实惠的价格卖到更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核心盘的盒马鲜生,计划2025年新增100家门店。在跻身行业前三后,正持续向永辉的传统优势区域渗透。
下沉市场的盒马NB同样在加速开店,截至今年3月,全国门店已超200家。据市场人士透露,其单店年销可达4500万元。计划2025年门店数量突破1000家。不可否认,2023年推出的“移山价”活动,让盒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很快,盒马转身到更广阔的市场寻求自身价值——提供既有供应链实力、性价比,又有趣、有网感和爆款潜质的商品。
HPP果汁、低GI面点、即食菜肴等系列的新品、爆款层出不穷。除了世界各地的好货,还加大了本土特色商品的开发:将云南的蓝莓、贵州的酸汤、新疆的西梅等源源不断地送上顾客的餐桌。此外,盒马还通过联名增加商品的独家性和网红感。
站在数字化与消费升级的时代交汇点,盒马的“新零售故事”仍在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