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经济日报社指导,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品牌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图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 289)秘书、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32)秘书长卢丽丽。
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经济日报社指导,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品牌杂志社承办的“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今日在京举行。中国品牌杂志社社长、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全国品牌评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卢丽丽指出,中国企业最大的短板是不重视品牌,在国际上缺乏品牌话语权。
应该如何进行品牌的评价?卢丽丽认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她指出,品牌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市场的表现,也不能仅仅依靠消费者的体验,更应该从影响品牌价值的内因出发,找到它的驱动因素,从根本上来提出品牌价值的评价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在评价品牌的时候,更多考虑影响品牌价值的质量因素、服务因素、技术创新的因素,以及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因素。”
卢丽丽特别提到,中国在品牌方面最大的短板,是没有特别重视品牌,而是更重视产品、产量和市场占有率。“但这是我们为国际品牌做代工、大量消耗资源换来的,并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我们要强调创新,强调自主知识产权。”
在当前全球经济大背景下,卢丽丽认为,掌握品牌国际话语权非常重要。“在国际排行榜上,很少见中国品牌的身影。我们中国品牌的质量、数量跟现阶段的经济体量也是不相符的。”她指出,话语权的缺失导致我国品牌在世界上没有应有的地位,而推动国际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的成立正是给中国品牌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舞台。
据了解,首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以“加快推进品牌建设 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为主题,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经济日报社以及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相关领导、品牌企业负责人以及20余家媒体代表参加会议。论坛同时宣布了2017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工作正式启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