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博·疫 | 防疫线上的“品牌力量”

来源: 中国品牌网 中国品牌杂志 宋谊青 发布时间: 2020-03-04 16:21:00

摘要

平日里在各个领域百舸争流,生产商品、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企业,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纷纷吹响“战疫”集结号,星月驰援,为疫情防控提供鼎力支持

在自身成长的“逆境”时刻,民族企业竖起支援疫情一线的旗帜,共克时艰,逆流而上。

这个春天的“打开方式”不同寻常。当这场举国“参战”向湖北集结时,也为这个初春注入了一股暖流。一方面,我们可以用令世界惊掉下巴的速度,10天建成两所医院;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海陆空”全域企业,尽己所能烽火驰援。

“海陆空”全域参与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武汉儿童医院设备科的刘笑一定会建议医院提前采购、储备尽可能多的医疗耗材。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前段时间,她的朋友圈总有这么一条:“求扩散,作为武汉新冠肺炎患儿定点救助医院,防控任务艰巨,但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等物资零库存告急。恳请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与我们共同战斗。”

作为消耗品,防护服是最紧缺的。武汉协和医院在网上发布了求助信息,公开向社会募集医疗防护物资。“求助信息上留下的同事电话,都被打爆了,每天要接一千多通要捐赠的电话。”武汉协和医院医生赵勤说。

其实,疫情舆论爆发的第一时间,驰援武汉的各种力量就开始争分夺秒,马不停蹄。

2020年1月23日,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这一天,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特大城市宣布封城。也正是在当天,小米立刻成立了内部协调小组,抽调大批小米有品库存的医疗物资,从全国各个仓库向武汉发货。在微博上,湖北人雷军言辞恳切道:等疫情结束,请你吃热干面,看樱花。

同日,快手科技宣布捐款1亿元。快手官方微博称:“武汉滴拐子们,数亿老铁挺你们!”

还是同日,一批供防疫一线医务及工作人员的物资分别在武汉周边卫星城市被装载上列车,呼啸出发。

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迅速的加入了援助武汉的队伍当中。金融、互联网、房地产、汽车、医药、民航、粮食、家电、能源、教育、新媒体、出版等等上千家民族企业,源源不断的将物资向湖北等感染疫情严重的地区汇集。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30日,全国已有近800家企业累计捐助了近130亿元。

其中,捐助过亿的企业就有20家:阿里10亿、腾讯3亿、百度3亿、美团2亿、恒大2亿、招行2亿、吉利2亿,格力1亿、快手1亿、飞鹤1亿、碧桂园1亿、万科1亿、融创1.1亿、好未来1亿、携程1亿、伊利1亿、美的1亿、劲牌1亿、金光集团1亿。

为了解决捐赠物资受堵、物流难以运进武汉的问题,十余家快递企业相继宣布开通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救援物资的特别通道,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运输。

苏宁武汉物流公司总经理易东告诉媒体,封城消息一发出,公司连夜召回了90余名员工,但由于捐赠的企业太多,业务线上的员工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

“在疫情面前,我们都是当事人!”来自各行各业的民族品牌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共克时艰,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专业、精准“踩点”

与应对自然灾害的物资捐助相比,防控流行病的医疗物资捐助显然更专业,也更难到位。但更令人欣喜的是,捐钱、捐物的驰援纾困正从一次“情急之下的急救”,变为符合疫情需要的“专业精准化操作”。

以往大灾大难中企业的惯常做法不同的是,这次企业的驰援行动表现出一些新特点:更富有社会责任感,更具有理性、专业性和建设性,行动更加高效、灵活而有序,在资源调配和能力配给上更显优势。

1月10日,中国科学界成功破译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并开放查询。

1月14日,华大基因宣布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工作。

1月18日,海尔集团向武汉紧急驰援了包括超低温冰箱、药品冷藏箱、血液低温操作台、生物安全柜等医疗前线急缺的首批物资。

1月21日,复星医药就成立了应急小组,并紧急展开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并且,复星还加班改装了15台负压隔离救护车奔赴前线。

1月24日,武汉封城后的第二天,作为物流公司的顺丰率先派出了两架飞机支援武汉。当天顺丰的两架专机全部落地武汉天河机场,搭载了32吨药品和口罩。

1月25日,阿里设立10亿的医疗专项基金,腾讯向武汉捐赠了3亿元。在捐钱捐物外,他们也以技术手段加入了没有硝烟的战“疫”。

1月26日,作为中国的“服务器之父”,浪潮除了对湖北疫区捐赠了10万件医疗物资,还发挥出了自己的价值。浪潮组建IT通信运维应急团队,全力为湖北等地提供通信保障,确保疫区云数据中心稳定。

与此同时,在疫情最前线,中建三局、武汉建工、中治集团等建设单位争分夺秒的进行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的建造。此外,国家电网武汉供电公司也在这里全力推进配套供电工程建设。据了解,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也都在第一时间加入了两家医院的通信保障建设中。

为缓解线下医院防控压力,公立医疗机构及近100家企业互联网医院针对疫情提供在线义诊。腾讯、微博、今日头条、百度、美团、快手、秒拍、搜狗、趣头条等互联网平台纷纷在其主平台上线义诊专区;友邦保险、民生保险、中国太平、华夏保险等机构陆续加入微医义诊行动。

其实,在驰援武汉的这场战争里,还有一大批正在成长的高科技企业为打赢防控阻击战做贡献。

为了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减轻医务人员负担,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普渡科技公司支援部署了100多台机器人,为隔离病房配送餐食、生活用品、医疗用品等,降低病毒的交叉感染风险。大疆等无人机企业在社区隔离防控、高速路口防控、重点区域巡检等场景已开展智能无人机全方位全覆盖应用。

诠释民族企业担当

休克式疗法,阻断了疫情传播,但也给经济按了“暂停”键。这就像奔跑的人突然被绊了一跤。收入停下来了,成本却还在往前冲。

尽管蒙受巨大损失,民族企业依然毅然决然的做出有助于疫情防控的决定,体现的不仅仅是能力,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就连以往很难沾边的出版界,也及时伸出了援手。三联书店邀请传染病领域权威专家,联合相关机构编制出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护读本》一书,以实用、准确、科学的资讯,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民众防疫知识,不能说不是出版企业的良心奉献。

一些互联网平台企业,也纷纷提供免费的网上学习服务。百度联合十多家优秀在线教育合作生态伙伴,免费为孩子提供价值1亿元的课程,好未来、学而思、瑞思教育也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在线教育课程。

最让人感动的是,比亚迪、广汽集团、上海电气等许多原本与医药制造不相关的企业也“跨界”转产医疗物资用品,加快增产扩产,满足当前对医疗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没有人能在这场疫情中置身事外,更多的是许多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为这场看不到对手的战争贡献着力量。

道义的力量

不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共同参与应对一场人类共同面对的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还体现在不仅做好事,更要把好事做好,精准救援,注重过程和效果。这场战役中,各行各业的企业协同并肩作战,集中社会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再一次得到集中体现。

万达和华润等为全国的租户减免特殊时期的租金约40亿—50亿元,对众多小微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剂难得的安慰剂、稳定剂,在构建和优化社会公益生态体系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专业的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提供专业的产品、技术和能力支持疫情防控,这是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协调所不能企及的。

在公益帮扶的行列中,中央企业首当其冲,集中优势兵力发挥专业特长,合力战“疫”。已有医药、建筑、民航、粮食、盐业、供电、能源等60余家央企,数十万员工,在不同战线,多措并举,做好公共服务和各项保障。

创新的力量

互联网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等在企业的救助中充分展示其优势,并在信息采集与公开、社会协同、社区帮扶、全网跟踪等方面提供了极大便利。

阿里云和百度都宣布在抗疫期间向全球公共科研机构免费开放一切AI算力,以提升新型冠状病毒 RNA 空间结构预测速度,加速本次新型肺炎新药和疫苗研发。

如今,战“疫”进入下半场,逆风前行的中国企业,为恢复经济运行而形成“统一战线”,再开“经济发展”新战线。这足以证明,民族企业在应对危机方面的超强能力与韧性。“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正在有序的恢复生产。”

当新的一个月份开始时,中国这台产出占据世界制造业1/4的巨大机器已经闪现重启的曦光。我们相信,疫情过后中国经济将很快反弹,被暂时冲击的市场市场会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 2021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 总局召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