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中品聚焦】辉煌十年 中国高铁重置世界密码

来源: 中国品牌网 王晴 发布时间: 2023-11-22 13:52:31 责编:王晴

摘要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遇”,在不断地“进化”中,中国高铁刷新着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伴随着一项项高铁技术标准走出国门,盘踞绵延的高铁“长龙”,在世界版图上烙下中国印记。

俯瞰中国,一列列高铁宛如银龙飞驰在华夏大地。

“和谐号”“复兴号”,一代代更新的车型,刷新着“中国速度”,也见证着中国高铁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从“追赶者”到“领跑者”,从一无所有到自主创新,中国高铁在坎坷曲折中唱响波澜壮阔的品牌之歌。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从0.9万公里增长到4.2万公里,累计客运量超过100亿人次。“八纵八横”高铁网正加密成型,全国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网覆盖,全国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覆盖。其中复兴号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中国速度”惊艳世界。

看国外,中国高铁首次全产业链出海印尼,为当地创造出3万多个就业岗位,中国铁路技术装备出口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9月底,中欧班列已经通达欧洲25个国家217个城市,累计开行超过7.8万列;运送货物超过740万标箱,运送货物价值累计超3400亿美元。

通过一组组数据回望,走出去的中国高铁,是中国践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坚定情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中国高铁,继续加速奔跑着。

复兴号刷新“中国速度”

3.4亿人次,是这趟高铁开通15年累计发送的旅客量。

2008年8月1日12时35分,随着京津城际C2275次列车从北京南站缓缓驶出,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当日京津城际首发司机之一,张岩回忆说:“我感到舒心和自豪,经历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再到高速铁路,自己的职业从挥汗如雨的体力活变成了年轻人向往的好职业。”

30分钟实现“京津通勤”,“速度快”是不少旅客对高铁的“第一印象”。“京津城际刚开通时,不少乘客都喜欢凑到窗边看飞驰而过的风景,还常常用手机拍摄记录列车显示屏上的时速。”天津客运段京津城际车队列车长张莹回忆道。

作为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刷新“中国速度”背后,是近30年的“科技攻关史”。1994年,广州至深圳准高速铁路投入运营,最高运营时速达160公里,2003年,秦皇岛至沈阳客运专线投入运营,最高运营时速200公里。在京津城际投入运营前,中国高铁在既有线路上完成了六轮提速。而在运行满十年之际,京津城际由原先的“和谐号”升级为“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据悉,“复兴号”可以满足更为复杂多样、长距离、长时间、连续高速运行等需求,借此,京津城际全线时速调整为350公里,平稳程度、旅客出行体验再次“升级”。

“随着速度一步步提升,我们积累了大量铁路基础设施、轨道平顺性、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为随后高铁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与了秦沈客运专线、京沪高铁与京津城际研究设计工作的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叙洪说。

京津城际之后,一大批高铁相继建成投产投运,时至今日,在我国设计时速为350公里高铁中,已实现常态化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里程数达到3200公里,约为总里程的五分之一。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京沪高铁、京津城际、京张高铁、成渝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实现时速350公里常态化运营。除此之外,今年6月,中国企业设计制造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联调联试综合检测列车运行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标志着雅万高铁已达到设计速度标准,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任务目标,目前已按期通车。

15年,中国速度从京津城际奔向世界。

“钢铁巨龙”纵横华夏大地

“朝碧海而暮苍梧”,随着中国高铁版图不断地延展,一天之内往返两座城市,甚至横跨祖国大地得以实现,“千里江山一日还”不再停留在愿景,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中国最长的两条高铁,一条横贯东西,一条穿插南北。

10月11日清晨6时48分,北京站首次始发的京广高铁G485次列车,从10站台缓缓开出,经过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的地下直径线开往北京西站,在北京西站停靠10分钟后,再次启程开往终点赣州西站。

这条京广高铁全长2298公里,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重要的“一纵”,它纵穿北京、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广东6个省市,贯穿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粤港澳大湾区。

京广高铁设计标准高,沿线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巨大,为了解决建设和运营面临的各项技术难题,铁道部专题安排了43项科研课题,系统开展了技术创新工作。研究解决了大断面隧道设计施工技术难题,全长4.98公里的石家庄地下六线隧道,是我国目前隧道断面最大、结构断面型式最多的铁路隧道。

除此之外,京广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可视为这条重要铁路线的又一新起点。“一毫米误差不会妨碍行车安全,但对乘车舒适度可能会产生影响,我们追求的是让每位旅客都能够既安全又舒适地乘坐高铁,再细微的误差也不能放过。”在京广高铁“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中负责线路精调与检测工作的袁拥军说。

随着京广高铁全线贯通近11年,高铁沿途的珠三角、长株潭、中原、京津冀等城市群半径得以迅速扩大,一座座“京广新城”拔地而起。此外,高铁的开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清远为例,从珠三角前来投资的企业明显增多,一批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纷纷“落子”清远。高铁通车以来,清远引进投资金额达2000多亿元。

“京广高铁贯通运营以来,使沿线主要城市时空距离大幅缩短,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大大加快了沿线城镇化进程。”中南大学教授付卓说。

在东西向,徐新高铁东起江苏徐州(连云港),西至新疆乌鲁木齐。徐新高铁是世界上规划里程最长的高铁线路,全长3176公里,由徐兰高铁和兰新高铁组成。2017年7月9日,宝兰段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徐新高铁已经正式贯通。从徐州出发到乌鲁木齐,原先乘坐K字绿皮火车需要将近44小时的路程,如今乘坐高铁只需要花费18.5小时。

通过“极端环境”质检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高铁修建长度越长,意味着面临的气候、地形、地貌挑战越大。如今,中国已经拥有经过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带的哈大高铁和经过大风区和戈壁沙漠的兰新高铁。

1月19日19日9时30分,我国最北端高寒地区首趟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从哈尔滨站平稳驶出,标志着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目前世界上运营时速最高的复兴号动车组再次刷新极寒运行纪录,“中国速度”向北再延伸。

这是目前复兴号家族中速度等级最高、最“抗冻”、最智能的动车组。与标准版复兴号动车组相比,新型高寒智能动车组使用的材料、电气元件以及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系统部件进行了耐低温设计。

为了防止车辆用水出现冻堵现象,列车的水箱、污物箱、水管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衣”中间有电伴热线,污物箱底部还增加了电热“暖宝宝”,让水循环系统在天寒地冻时依旧可以正常运行,保证旅客的正常使用。

在更为重要的车辆制动方面,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还首次大规模使用自动化防冻结功能。车辆在静止时,每节车厢依次激活防冻结功能,使制动闸片和制动盘每分钟松开55秒、抱住5秒,以确保制动系统安全可靠。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车辆部副主任田金刚表示,总体来说,复兴号高寒智能动车组所使用的材料、电气元件以及车体、转向架、供风制动等系统部件均进行了耐低温设计,使动车组具备了更强的抗寒性能,能够承受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以及冰雪天气等极端恶劣运行条件的考验。

穿越沙漠和四大风区,这条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也被称为最“拉风”的高铁。它于2014年12月26日开通,线路全长1776公里,投资1435亿元。东起兰州,西抵乌鲁木齐,横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并途经青海省会西宁市,最高设计时速250公里。今年7月1日,中断539天的兰新高铁全线恢复售票运营。“终于开通了”,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里,不少用户纷纷留言。

在兰新高铁穿越的四个大风区中,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区的风力最为强劲,部分区段年均大于8级大风天气达到208天,最大时速60米/秒,相当于17级风,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乌鲁木齐铁路局的副总工程师杨毅介绍,线路里程的一半都有挡风墙的。

“挡风墙基本是在迎风面的一侧,距离就是在列车运行的建筑限界以外,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间距,陆地上面是水泥挡板,把它加固起来,宽度半米左右,高是三米五到四米左右,在桥上是用的金属板,镶嵌在护栏上,陆地上叫挡风墙,桥上叫挡风屏。”杨毅说。“除了防风墙之外,软件方面也准备很充足,这条线正式运行前都进行了大量的数据采集和试验,简单来说,遇多大风,开多快,这都是有要求的。”

“经济大动脉”重构城市版图

一端连着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另一端连着经济中心上海,这条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的京沪高铁,是中国客流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铁线路。

2023年,京沪高铁实现了扭亏为盈。营收、净利润两项数据,都创下2020年上市后历史新高,随着客流回升,最新业绩均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上半年,京沪高铁本线列车运送旅客量达2499.0万人次,同比增长299.7%;达到2019年同期的99.7%;跨线列车运营里程增至4493.9万列公里,同比增长97.4%,达到2019年同期的116.2%。另据10月16日晚京沪高铁披露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前九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53亿元到96.62亿元,京沪高铁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增长5329.61%~6256.58%,可谓业绩大涨。

作为“中国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铁开始正式运营,全长1318千米,设24个车站,覆盖10个万亿级经济强市、六个千万人口大市,沿线人口规模占全国1/4 。12年来,京沪高铁拉动沿途一座座乡镇变为“高铁新城”。

“随着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无锡依托无锡东站规划了125平方公里的高铁概念新城区——锡东新城,其便利的交通优势引来众多‘产业大腕’竞相入驻,成为无锡连接上海的桥头堡。”锡东新城商务区管委会副主任章金伟表示,“产业和区位融合”的发展模式,让锡东新城走出新的发展道路。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锡东新城产业结构中,房地产占比降幅超20%,产业金融、科技创新、总部经济、旅游度假等新兴产业占比超过30%。

除此之外,类似的发展路径也发生在离上海更近的江苏昆山。山东大学产业与金融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黄振宇指出,研究发现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发展同时具有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虹吸效应促进了高铁沿线城市经济和第三产业的极化发展。

“京沪高铁通车初期,昆山人也曾有过疑虑,便利的交通和大城市的‘虹吸效应’,会不会把昆山的优势资源都‘吸’走了?”昆山市发改委主任秦珊珊说,“后来蒸蒸日上的发展现实让昆山人明白,高铁带给城市间更多的还是合作共赢。”作为台商集聚区的昆山,伴随着高铁带来的运输和时间优势,越来越多的台企愿意在昆山设立地区总部,这为昆山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目前,被称为“京沪二线”的潍宿高铁正在建设,它“舍弃”了部分中心城市,而是对高铁薄弱地区进行更多覆盖,在缓解京沪高铁运输能力紧张状况的同时,对促进京津冀地区、山东半岛城市群与长三角地区的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福厦高铁跨海向未来

“坐在飞速行驶的高铁列车中,眺望车外,蔚蓝的海面卷起层层浪花,往来船只穿梭,偶尔还有海鸥飞过。”旅客所描绘的这幅惬意舒适的海景图,正是福厦高铁带给人们惬意出行的新体验。

9月28日,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至漳州高铁(以下称福厦高铁)开通运营,它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共设福州南、福清西、莆田、泉港等8座车站。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东南沿海城市群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福州、厦门等地形成“一小时交通圈”,将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往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作为继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后我国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铁,福厦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铁四院福厦高铁BIM总设计师孙泽昌介绍,福厦高铁采用基于数字化信息建模的BIM技术等智能建造技术,在数字世界里对福厦高铁进行了“孪生”,把图纸上的铁路给“立起来”,更加直观地表达设计意图。“因为福厦高铁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涌泥、断层破碎带、采空区等复杂地质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从设计源头上解决原来图纸上看不到的‘死角’,同时它还能结合北斗导航系统、智能机器人、耐腐蚀钢材等技术和材料的应用,提高了跨海大桥的智能建造水平。”

福厦高铁是我国高铁中桥梁结构最多样复杂的,其中经过的湄洲湾海域,全年6级以上大风长达150天,一年之中有效施工天数不足200天。负责此次架设任务的千吨级运架一体机“昆仑号”,历时4年打造,由1.5万多件不同大小的零部件构成,能在7级大风下安全作业,仅用时218天就完成了湄洲湾全部箱梁的架设。

“福厦高铁堪比一座桥梁博物馆。”中国铁建铁四院副总工程师严爱国说,建设者们采取“一桥一策”,运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成功破解海风海水腐蚀、季节性台风影响、高速铁路桥梁变形等一系列难题,填补了高铁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

雅万高铁穿过“众神居所”

伴随着印尼交通部长布迪敲响象征开通运营的锣鼓,当地时间10月17日,印尼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雅万高铁动车组车体外观呈流线型,采用银、红色涂装,车身配有由印尼国宝级动物“科莫多龙”纹理抽象而来的红色多边形图案,因此被印尼民众亲切地称为“红色科莫多”。车厢座椅主色系为灰、红、蓝三色,取自印尼著名的“婆罗浮屠”塔、印尼国旗和海洋,每个座椅均嵌有印尼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迪克”风格的祥云图案。在月台。乘客们围着昵称为“红色科莫多”的列车拍照打卡,只为记录这一历史性时刻——这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速铁路。

作为中国高铁全系统、全要素、全生产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雅万高铁穿过被印尼人称为“众神居所”(Parahyangan)的独特区域。这里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活跃中心。在以多火山著称的印尼,这个区域的火山分布比其他省区更密集。

二号隧道是雅万高铁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由于漫长的火山喷发历史塑造了复杂莫测的岩层走向,面对“世界级难度”,施工团队只能反复尝试,寻找最合适的方案。二号隧道工程负责人之一张进科回忆,一开始,他们试着用常规手段开挖,“一星期内开挖面下沉了三米”,40厘米粗的钢柱搭起来的拱架,被硬生生压成椭圆形。走在下面,能听到钢筋被压得嘎吱嘎吱作响,仿佛“随时要垮掉”。在反复试错中,团队最终利用“洞内洞外同时加固法”打通了这条隧道,中印尼工程人员整整鏖战39个月。

印尼交通部长布迪说:“中国在高铁建设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高铁里程长达数万公里,而印度尼西亚刚刚起步。与中国合作雅万高铁是印尼正确的决定,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促进了印尼和中国的团结,特别是为印尼人民作出贡献。”

据统计,雅万高铁建成运营后,雅加达到万隆的旅行时间由三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客运服务、设备检修及相关配套产业延伸服务将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这条跑出中国“加速度”的高铁也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工程。

为世界烙下中国印记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中国高端装备的一张靓丽名片。不过,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表示,中车今年还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从“更先进、更高速、更智能、更绿色、更安全、更舒适”这六个更,追求中国装备、中国速度和中国创造的新台阶。

实现了时速350公里的目标后,450公里是“中国速度”下一个挑战的对象。2021年初,国铁集团启动了复兴号“CR450科技创新工程”,目前,该项目已成功实现首批试验。2022年4月21日,两列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和隧道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

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线路维护技术专家工作室首席导师吕关仁表示,未来中国将率先建成世界上最发达完善的高铁网,覆盖神州大地,将有更多的复兴号风驰电掣,相邻大中城市1至4小时到达、城市群0.5至2小时到达,伴随着“公交化”出行的便捷,“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速,中国高铁将成为新时代人们出行的首选。

“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遇”,在不断地“进化”中,中国高铁刷新着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伴随着一项项高铁技术标准走出国门,盘踞绵延的高铁“长龙”,在世界版图上烙下中国印记。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 多部门要求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