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中品聚焦】开局之年 中国经济"以稳致远"

来源: 中国品牌杂志 中国品牌网 冯昭 发布时间: 2022-12-28 10:29:48 责编:冯昭

摘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明确和强烈信号。

一元复始,中华巨轮劈波斩浪向前。
 
新时代十年,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过去五年,我们经受了世界变局加快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考验,经济大船劈波斩浪向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的重要一年。然而,我国经济发展在多重目标、多重约束下,面临诸多两难选择。这种背景下,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战略全局出发深入分析、系统部署,为2023年经济工作定向领航,驶向更为深广的蓝天碧海。
 
作为党的二十大后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以五大政策、六个统筹、多方面重要工作为着力点,进一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汇聚发展合力,释放出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的明确和强烈信号。
 
宏观政策 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回升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
 
从国际层面看,乌克兰危机延宕发酵,全球贸易形势不容乐观,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粮食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世界经济可能面临滞胀局面;从国内层面看,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
 
那么,2023年中国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提问时表示,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但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独立向上的运行轨迹。这主要得益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叠加发力。此外,由于2022年经济增长低于预期,这在客观上造成经济基数相对较低,一旦经济恢复正常增长,基数效应也将对经济数据形成一定支撑。
 
2023年,宏观政策将在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个方面发力,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成“1+1>2”的效果,共促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个统筹 夯实未来经济发展方向
 
顶层设计,需要统揽全局、精准实施的大局观。
 
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提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的发展思路。
 
新冠疫情爆发三年来,党和政府有效应对疫情冲击,使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守护,我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病毒传染性更强,重症率、致死率显著降低,疫情防控政策作出相应调整,这就要按照中央部署,实施好优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加快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恢复,因此,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有序循环、健康运转。
 
图片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促进经济有序循环、健康运转在“质”与“量”的关系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质”放在“量”的前面进行表述,凸显经济发展“质”的重要性;同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继续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统筹兼顾,才能在当前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应对当前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创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采取适当的政策引导,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将形成新的增长点,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稳步向前。
 
经济社会发展涵盖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生态环保、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既有各不相同的鲜明特征和发展路径,又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相互关联,这就需要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进行统筹,及时发现和调整政策执行的偏差,清理和废止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形成合力,将高质量发展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首先要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进而塑造中国品牌迈向国际舞台的竞争与合作优势。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就要对贸易、投资、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国际循环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既要立足当下做好眼前工作,又要有前瞻思维,对当前和长远有统筹性的考虑。
 
涵盖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质与量、供与需、局部与全局、国内与国际、当前与长远的六个统筹,既考虑了2023年经济工作面临的问题,也为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以此为指引,中国经济定能实现“开门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良好开局。
 
系统部署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受逆全球化、新冠疫情、地缘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很大挑战。
 
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系统部署,提出“坚定战略自信,练好内功、站稳脚跟”、“聚焦自立自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实现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加强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等四大“法宝”。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在联合国跟踪监测的全球22种制造业门类中,中国在16种门类的产出份额位居全球第一,在服装纺织、基本金属、计算机、交通设备等行业更是拥有显著优势,如果把全球制造业比作奥运会,中国在每项赛事中都能获得金牌或者银牌。这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坚守实体经济这个根本,补短板、锻长板,把各方面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使之成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夯实基础、加强储备则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加速器”。因此,要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卡脖子”问题;大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多渠道确保供应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畅通。
 
从产业体系现状来看,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不同的发展境遇。传统制造业要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竞争力,筑牢产业基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则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发挥市场力量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当前,欧洲、韩国、日本对华投资快速增长。因此,要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拓展科技、人才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形成“国际技术+中国生产+世界市场”的发展模式,以及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成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推动力量。
 
战略自信、自立自强、升级发展、开放合作,结构缜密,层层递进,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从国民经济需求扩张到塑造世界经济模式的全球化层面。
 
智慧物流 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则站在部署全局的高度,对全体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市场体系的具体措施,作出系统性规划: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村商贸体系建设,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完善以县级物流节点为核心、乡镇服务站点为骨架、村级末端网点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设施体系,完善农村电商配套服务。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
 
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是连接城乡生产消费、促进城乡经济循环的重要纽带。从发展现状来看,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服务水平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小农户”难以有效连接“大市场”。
 
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乡村应急保障物流体系,以智慧物流建设为契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物流模式,推动智慧物流与乡村电商协同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流通资源整合,提升产业融合度,改善乡村流通效能;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农村人才引进政策。
 
从升级物流、资源整合、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化解风险 引导房地产行业软着陆
 
2022年,房地产企业纷纷开源节流以求自保,楼市逐步回归理性。
 
房地产市场整体下行、投资下降趋势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短期防风险、推进行业转型两方面进行阐述,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以期带动商品房销量、房地产投资以及土地市场先后企稳回暖。
 
图片政策调控将引导房地产业转向高质量、低杠杆发展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对于短期房地产企业出现债务违约问题,可采取国家担保增信的方式满足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恢复行业信用;允许优质房企上市股权融资,能够改善资产负债表下降的局面,帮助行业良性循环。
 
从长期来看,政策调控将引导房地产业转向高质量、低杠杆的新发展模式。
 
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将继续致力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是中国品牌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因使然,也是世界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的期待。
 
中国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总值达到3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枝独秀”。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认为,进出口增长证明中国向世界开放了更广阔的市场,并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超预期的中国贸易增长将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海外机构和海外专业人士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随着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强劲动力。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全球制造业“去中心化”并不能阻挡中国崛起,国际市场看好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号不断涌现。例如,瑞银集团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许多跨国公司正扩大在华生产和投资,数据显示,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1683.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法国兴业银行和美国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也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稳步回升。
 
这源于海外机构对中国经济政策的认可,也是中国品牌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力证明。但是,要把“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落到实处,各项政策就不能单兵作战,而是要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爬坡过坎,承重前行。
 
唯有形成合力,才能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共促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经济回升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有力引擎。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 多部门要求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