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中国品牌杂志社主办

种子事业体系整装再出发

来源: 农民日报 祖祎祎 发布时间: 2020-12-01 09:36:51 责编:张凡

摘要

全国省级种子站长会上,各省负责人分别就品种区试、品种登记、种子检验、种业信息、展示评价及种业事业型工作等情况作了典型发言,各省种子站就种业事业工作开展了研讨交流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国种业体系也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整装再出发。五年来,我国种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这其中离不开种业事业体系的管理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各地种业事业单位大力推进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种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效能、服务水准大幅提升,推动了种业事业进步与行业发展。

11月1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2020年全国省级种子站长会,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全国农技中心及全国省级种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80余人参会。会议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种业工作取得的新成效,分析了新时期内种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指出了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思路,为“十四五”种业事业工作的思路目标及2021年重点任务指明了方向。

会上,各省负责人分别就品种区试、品种登记、种子检验、种业信息、展示评价及种业事业型工作等情况作了典型发言,各省种子站就种业事业工作开展了研讨交流。

厘清职能定位 “六大体系”建设成就显著

“随着‘十四五’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性核心地位将更加突出,三农事业对种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将更加迫切,种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种业基础性、技术性、公共性、服务性的工作需求将更高、更多、更具体,做好新时期种业管理工作,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地、各级种子事业机构的支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机构改革后,各相关部门如何做好种业管理和服务工作?厘清职能定位是首要工作。

“种业事业机构是种业管理技术支撑和种业发展服务支撑的专职部门,主要职能有十三类,其中,职能范围完全或基本属于种子站系统的有十类。”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刘信指出,根据职能划分和业务分工,国家层次涉及全国农技中心的职能有七类,即种子检验、种子认证、品种VCU试验、品种展示评价、良种繁育服务、种子标准规范、种业信息服务。“这七类职能与按工作业务划分提出的‘六大体系’一脉相承。”

近年来,各地种业事业单位大力推进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推动了种业事业和行业发展的大幅进步。“十三五期间,我国品种管理工作实现创新发展,种子质量工作持续进步,种业监测工作迈上更高台阶,种业品牌建设取得良好开局,种业社会化服务开启了崭新篇章。”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表示。

在品种审定上,“一主多元”品种试验体系的有序发展为品种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魏启文指出,近年来,为了不断满足农产品市场多元化需求,通过拓宽品种试验渠道、缩短试验周期、修订审定标准,我国受理开展耐盐碱水稻、节水耐旱稻、耐盐碱小麦、籽粒机收玉米、机采棉等组别试验,有效解决了试验容量不足、品种参试难审定难的矛盾,激发了育种主体的创新活力。

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的管理上,通过事前引导规范、事中强化许可、事后探索验证,品种登记管理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大大释放了品种市场效率和活力。

同时,随着区域协调机制的持续优化,我国引种备案工作顺利推进,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大大加快了优良新品种的推广速度。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引种备案品种13681个(次)。

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十三五”期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到位,种业事业机构成为种业行政管理的最重要支撑力量。

“近两年来,种业事业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为保障我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和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魏启文指出。

随着品种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推进,优良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2016年以来,全国共审定了5种作物新品种1.68万个,比“十二五”增加了9063个;其中国审4089个、省审12690个。3年来,共公告登记了29种作物品种21350个,并通过新品种展示评价实现了对品种的优中选优。

“十三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玉米自主研发品种面积比重由85%恢复到90%以上,蔬菜由80%提高到87%以上。同时,随着种业绿色的高质量发展,种子生产加工技术逐渐优化,玉米等作物种子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大批自主研发品种不断涌现,体现着我国种子企业创新活力的日益增强。2015年新修订种子法实施后,通过对品种审定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业品种入市主动权进一步加大,“十三五”企业审定品种所占比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50%上升至75%以上,企业选育登记品种占总数的57.6%,企业逐渐成为种子商品化率较高作物的育种创新主体。

保障我国农业用种安全,信息调度、市场监测、供需分析缺一不可。“十三五”以来,在种子市场监测和供需形势分析的指导下,全国7种重要农作物商品种子年生产供给能力稳定在100亿公斤以上,实现了种子供需总体平衡;国家、省两级实行的适宜数量和品种的种子储备制度逐步完善,国家种子常年储备数量稳定在5000万公斤,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数量安全;持续开展种子监督抽查“四季歌”,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8%左右,确保了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新时期新要求 治理能力再升级

“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种业事业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魏启文表示,新时期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为种业事业提供了更坚实的发展根基,同时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也为种业技术工作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种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种业事业体系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另一方面,我国种业事业体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记者从会上获悉,黑龙江、江苏、贵州等省独立基层种子机构已不足一半,各地基层种业事业机构也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一些省份甚至出现“有了头,但似乎没了手和脚”的迹象,种业技术工作“最后一公里”问题将逐步显现。同时,我国种业发展还存在适宜机械化作业不足、名特优新品种不足、核心技术创新不足、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等短板和弱项。

对此,魏启文表示,要推动实现种业现代化的任务很艰巨,种业事业机构责任重大。“下一阶段,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要依靠科技引领支撑行政管理、服务产业发展,利用最新的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手段来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服务水准。”

面临新形势,提出新要求。魏启文指出,“十四五”期间,种业事业体系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对种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十四五”规划总目标,立足我国现代种业发展需求,抓紧支撑种业管理和服务种业发展主线,筑牢种业管理基础性、技术性工作根基,持续推进种业事业“六大体系”建设,在推进绿色种业、质量种业、开放种业、特色种业、数字种业发展和实现我国种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明确了目标和任务,各省如何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刘信指出,要重点做好四个“三”:一要“三措并举”优化品种审定。规范各渠道试验管理,确保试验质量。完善品种试验审定标准,推进品种创新。完善试验监管程序,健全管理机制。二要“三管齐下”强化品种登记。清理登记问题品种,增强管理威慑。完善品种登记规章,升级制度性能。打击登记违法行为,强化治理实效。三要“三策并施”提升种子质量。加强质量监管和监测,净化种子市场。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DNA指纹数据平台,加强对登记作物种子的监管,开展标准制定修订和示范,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种子认证制度尽快落地,推进质量兴种。四要“三板同步”抓好种业信息。种情调度突出重点企业、重点基地、重要市场“三重”,确保供种数量安全。种业研究突出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支撑决策和引领发展。数字种业突出品种、种子、主体“三条主线”,促进治理能力升级。

推荐内容
电子杂志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First slide
市场监管总局:规范外卖营销防止浪费 多部门要求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题 市场监管总局强化反垄断执法专题